老施:

您好!近两周忙于琐事,今天才刚上了新浪,看到了您的留言,我也很激动。我会马上给您发邮件的.

您在新浪连载的文章,我是一晚上没睡,一口气读完的,我写的感想也是我的真情实感。本来以为您的文章有那么多评论,您根本不会注意到我的,我写评论只是自己有感而发,不吐不快。当其时我正在读Kristof女士的法文原版小说《TheGrandCahier》,国内翻译为《恶童日记》,自然便拿您的作品与她的做了比较。我当然更喜欢您的作品。这其中可能有文化背景的因素,因为毕竟我出生成长在中国,所以对中国的历史背景更偏爱,也更能感同身受。当然我尽量剔除个人喜好这部分因素,试图以一个外国读者的眼光来审视和比较。我仍然觉得,您的作品,无论是结构的精巧,语言的优美,情节的曲折,主人公遭遇的苦难,主角的品格,以及作品的深度,都毫不逊色于女士这部曾获得法国图书奖的处女成名作。只是,文章中所描述的一些在中国司空见惯的事情,对于外国读者而言,因为文化的差异,将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我并不是想冒犯您,泼您冷水,只是希望在做一件事之前,考虑周全。作为文学来说,重要的是读者市场。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个市场,主要买家的口味。为什么说您的文章对于老外难以理解呢?举个例子,比如说主角想要离开农村,想要摆脱自己生为农村人的命运,却面临着粮票户口等等的困难,甚至在火车站遭受到非法拘留,这种事情是国外的读者无法理解的。因为国外没有类似的制度,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多年前中国的人民是不能自由地选择居住地的。他们一定会象看到外星人一样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可能东欧等国家,因为也曾经施行过票证,会相对容易理解些。但是对于自由的北美来说,太难啦!或者因为背景的无法共鸣,就可能会失去相当大部分的读者群体。因为事实上,我身边的大多数人对于离他们那么遥远的中国曾经发生的事情,并不感兴趣,也没有求知欲去探究。当然,国外也有一部分中国迷,孜孜不倦地想要了解中国,但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您文中的主角曾遭遇的苦难,我觉得比起《恶童日记》里的双胞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主人公们遭遇苦难后的反应,更是反映了思想道德层次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心石岙》的主角,即使忍受着饥荒,遭遇到不公,无端地刑拘,依旧很少怨恨,那么坚韧不拔,依旧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人。没有以暴制暴,更多地体现了忍让和谦和,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心石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施松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施松岳并收藏心石岙最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