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毛运生,在流莺飞絮,暖风袭人的季节,来到我的书房,说是给我拜个晚年。[173]这年似乎拜得有些蹊跷。年前没有打电话问安 年后也没有发条短信道声祝福。我问毛运生 这都三月天了 你是拜的哪门子年?毛运生就笑 说我哪是来给你拜年来了?今天是有事专程登门相求。啥事求我?我不明就里地问他。要说啥事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 毛运生说 我今天带来了几十本日记 这都是我这些年在乡镇工作的真实记录 很多人和事 我都想于人说道说道。这不是刚过完大年还有些空闲吗 我就想起你是个闲人 没事总爱拿笔作刀写点文字 所以我就想把这几十本日记交给你 拜托你帮我整一部小说出来 写写我们乡镇干部的生旦净末丑、甜酸苦辣咸。

这到是好事。我一听就来了兴致 说你毛运生有这份心思就已难能可贵了。现在而今眼目下 写其他干部的书多了去了 可就是没有专写乡镇干部的。乡镇干部处在农村最基层 干的是从不显山露水 却又最为繁琐零碎的社会事务工作 理应为他们记录点什么 写一点什么 这事我答应了。毛运说你别忙着表态 我请你写这部小说 一没有稿费 二没有烟酒伺候 反正写有你的 好处却没你的份。相反 我还得要求你 按照日记所记 给我真实地记录和写作。虽然写实是写作的大忌 但我不图别的 只想在你的笔下真实反映我们乡镇干部的生存及工作状态 惟以一个实字最为要紧 你能答应吗?

都答应!我一口回复毛运生。接着我对毛运生说 这本小说写完之后你才能拿走这些日记 同时你还得随时为我提供新鲜素材 这样我才能方便地查找资料 以利顺利写作。

毛运生应诺。他把日记本全部堆放到我的书桌上 约定一年为期 然后道声谢了 即别我而去。

毛运生一走 我即翻捡着他交给我的日记。略微一数 足有四十二本之多。这个毛运生 在乡镇工作不过八九年时间 却有如此丰厚的收获 还真是个有心之人。四十二本日记的份量不轻 也许里面的故事更为深厚沉重。我翻看着他的日记 循着他的足迹 从八年前下笔 开始了这部小说的写作。

002

一同到茶山镇政府报到的新同志共有九位之多。镇党委书记陈志此时正在主持召开九八年春节后的收假例会 并向镇干部们介绍新来的同志。陈志说 这是茶山镇有史以来补充新同志补充新生力量最多的一次 这些同志都是从大学中专院校分配来的高材生 茶山镇也因此有了第一批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干部 这是我们茶山镇政府的荣幸 也是茶山镇人民的荣幸。

毛运生也是这些新同志中的一员。他是从师院毕业两年后才得到分配机会来到茶山镇工作的。

初来乍到 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和新奇。毛运生看着会场里或正襟危坐或自顾自小声说笑的镇干部们 他知道这些干部就是他今后的同事了。

全镇干部共有六十来人 年龄大都在四五十岁之间 衣着半土不洋 谈吐是粗话荤话政策术语混杂 文化程度从文盲到高中不尽相同。

老同志们并没有对新来的同志感到高兴或不高兴。收假例会也只开了二十来分钟。毛运生与其他新来的同志物以类聚 都规规距距惴惴不安地坐在一起 等待工作岗位的分配和住房的分配。

茶山镇全镇有十六个行政村 人口二万五千多人。茶山镇拥有新旧两个场(集)镇。现在的镇政府所在地 原是一座长满茶树的茶山 茶树在文革前后被毁 九二年镇政府从老场所在地红庙子迁建于茶山上。到九八年 新场上已聚集有百来家住户 一层或两三层的砖混新居 横平竖直地摆成丁字形街道。毛运生刚踏上镇上的街道时 看到家家户户都是白色条形瓷砖贴满墙面 各家各户门框窗框上则是绿色或红色条形瓷砖贴边 他还诧异这里哪来的这么多公共厕所。

在同类乡镇中 茶山镇干部的住宿、办公条件算得上是比较好的。有一幢五层三个单元的住宅楼 全部学着城里那些单元楼的样式 每套都修成三室一厅的套房 带有小厨房和卫生间 这一点让毛运生感到很适应。城里家人住的房子 是父亲单位在第一轮政策性房改时买下的三居室 布局同这里的房间差不多 不同的只是房子面积大小。家里住房有八十多个平方 这里只有四十多个平方 足足小了一半。略显小巧的宿舍 除了毛运生 另外还住着一位老同志 卧室各居一间

✂杜韦提醒:《乡镇干部毛运生》最新章节141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快小.说更新,记住域名kuaixs●cc✂(请来快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其他地方共用。

毛运生庆幸能拥有一间独处的小房间。不足十个平方的卧室窗外 正好有一株香樟树 枝叶恰到好处刚长到与窗台相齐。闲暇之时 习惯于读书写作的毛运生常常在窗外树叶摩裟声中 沉醉于一方宁静和空灵。

千万年前 茶山镇曾经是江底河床 经过地壳无数次运动 水落地突 形成了今日卵石遍山遍野 沙砾随处可寻的独特地貌。毛运生经常在下村途中 踏着山路上的卵石行走 用脚步触摸感知卵石的光滑与坚硬 时不时就把思绪融入远古洪荒 在万物初蒙中横纵奔驰和想像。曾经苍桑的海洋 曾经苍桑的卵石 每一块卵石都有它历经千古的故事。没有顺水而下的积卵们 终于被岁月搁浅在此。人类在此处出现应是地壳变动多年之后 一代代炎黄子孙 从远古从他乡迁涉而来 在沙砾间 在山峦沟壑中 刀耕火种 垦荒屯田 播洒着汗水和希望 生生不息的生命 生生不息到今天。

一念到茶山镇的名字 毛运生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茶山茶山 这就是茶山镇建镇之名的由来么?因地名而得名 这是乡村地方名称的特色。但对茶山镇的历史 毛运生曾经问过许多老同志 以及乡间的贤老逸夫 却都没有得到一个较完整的说法。

距茶山镇不到三里地的陵江村 是毛运生在茶山镇工作后到的第一个村。第一次走到村头山顶 远眺山下的嘉陵江 看那江水青秀如练 绕村奔流而去 即从心底感到一种神圣而宏晕的冲击力 第六感让他断定此处不同寻常。

陵江村支部书记杨万良 带着毛运生检查该村各社的春耕生产进度。在一口水溢其口的老井旁 杨万良说这是一口古井 不知存在多少年代了。这口古井位于村头山洼处一畦稻田旁 内呈八角形 全以条石垒砌 井沿绳迹累累 想是前人汲水所至。毛运生怀着一种不可明状的兴奋 站在井旁端详 文人的禀性在心中荡起一缕探古访幽的情愫。

杨万良还告诉毛运生 从这古井出发 其左其右上百亩山坡地 经常在春耕夏种时节挖出古砖古瓦。左边的小山坡原来叫牛市口 靠着古井的几十亩地叫染房铺 再往右边直到进村的那段路叫做顺庆府。杨万良说 听老一辈人讲 这里曾经是个府制所在地 染房铺旁边的山脚处 在五六十年代还曾挖出过藏钱的山洞 洞里出土了好几大坛铜钱。

检查春耕生产进度的工作实在容易。毛运生一边同杨万良闲谈着陵江村的过去 一边从村口下到村底 直至嘉陵江边。沿途都有农户在田里地里翻土上肥 育秧苗的秧母田也都基本整理完毕。农作物是需天时的作物 农民其实不需要谁去紧崔忙赶 或者是督促检查 一到时令 他们都能及时下地播种。一年之计在于春 看着沿途忙碌穿梭于田畦地陇的农民 毛运生感到自己一手提着公文包 一手拿着不锈钢暖水杯 在地边田埂上装模做样地检查春耕生产 实在是可笑。

脚不沾泥 手不把犁的镇干部 一到春耕时节 就忙忙碌碌下村检查督促忙忙碌碌的春耕生产 不知道农民们会怎样想 而镇干部们可是把这当成正经工作在干。

镇政府门口 治安室的外墙上一直挂着一块黑板 上面用粉笔划的横条竖格纵横交错 每逢各种时令都会填上不同的考核内容。这块醒目的考核牌 时常变换着考核内容 变换着考核数据 每位有驻村任务的镇干部 也因此时常变换着脸色。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乡镇干部毛运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杜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杜韦并收藏乡镇干部毛运生最新章节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