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宋词用典先河的杨亿

所谓“用典”,也称用事,是指在诗词文赋中引用过去的有关人、地、事、物的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来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

词在初登文坛时,带着民歌的质朴气息,写景状情直抒胸臆,用典较少,活泼清新,明快流畅。入宋以后,词人便以用典作为扩大词的内容、增强词的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并逐渐趋向典雅庄重,用典也就越来越多,有的词一篇之中连用七八个、十几个典故或成句,有的词一句之中便包含着两三个典故,使人解读困难。

据考证,目前能够查找出来的在词中最早用典的是宋初诗坛“三体”之一的“西昆体”代表人物杨亿的《少年游》: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此为咏梅之作。全词以写景始,以抒情终,通过风雪交加之际不畏风刀霜剑的梅花这一物象,抒写了作者别有怀抱的人生感慨。词中借景言情,即景发感,营造出一个深婉蕴藉、若即若离、空朦柔美的意境。

上阙之“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用了两个典故。“翠岭”,指位于粤、赣交界处的梅岭。据传唐朝张九龄为相,令人开凿新路,沿途植梅,故有是称。“迢递寄归人”,暗用南朝宋人陆凯赠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下阙“寿阳妆罢”,用寿阳公主梅落额上的典故。据唐韩鄂《岁华纪丽?人日梅花妆》记载: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曾经睡含章殿的檐下,梅花落到她的额上,成五出之花,怎么拂拭也留着花的印痕,宫中争相摹仿,于是有所谓梅花妆。“更忍向、笛中闻”,是以情语作结,化用了李白《与史郎中听黄鹤楼上吹笛》中“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的诗意。

杨亿,(964年-1020年)北宋文学家,诗歌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自幼是个神童,984年(太宗雍熙元年),11岁受宋太宗召试,授予国家图书馆的副馆长(秘书省正字),掌管皇家图书秘籍。992年(淳化三年)赐进士及第,迁光禄寺丞。次年,直集贤院。996年(至道二年)迁著作佐郎。1013年(大中祥符六年)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1018年(天禧二年)任建设部、交通部副部长(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嗟余听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嗟余听鼓并收藏宋词风月故事最新章节二三一、占得东风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