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地有声的“斩桧书”

兼析词牌名《采桑子》

1138年(绍兴八年),金军在南宋军民的围攻下,不得不撤兵北归,赵构的得以暂时的喘息,结束了流亡政府的生涯。但屁股还没坐热,赵构就指示主和派秦桧,派王伦出使金国乞求和议,屈辱称臣。而金使也以战胜国的身份“诏谕江南”。金使傲慢不可一世的态度,激怒了南宋军民,群情汹汹。时为枢密院编修官的胡铨,奋笔疾书,写下著名的《戌午上高宗封事》,这就是历史上掷地有声的“斩桧书”。直截了当地指出秦桧卖国求荣、朋比为奸、欺君误国的险恶用心,劝赵构“斩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

此疏一出,轰动全国。宜兴进士吴师古将此文刻板印行,上至官吏,下至百姓,争相抄阅,先睹为快,时人称之为“中兴第一,可与日月争光”。金人闻讯,慌忙以千金购来,读罢“君臣失色”,连声惊呼“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故在胡铨世后多年,仍有金国使者来到临安,满怀敬意地打听:“胡铨学士,尚能饭否?”

胡铨何许人也?为什么在秦桧一手遮天的时期敢上疏皇帝“斩桧以谢天下”?

胡铨(1120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李纲、李光和赵鼎并称为南宋高宗时期的“中兴四大名臣”。

1128年(建炎二年),25岁的胡铨参加扬州的科举应试,答策万余言,抨击皇帝用人失误。当时,赵构急于招募人才,对胡铨的犯颜直谏不仅不生气,反而大加赞赏,几乎想钦点他为状元!但有个别考官认为胡铨的言词过于直率,遂录为进士第五名。

1129年,金兵大举进攻,赵构率领百官从前线撤退,一个劲往南逃命。隆裕太后也逃到了江西赣州,金人随即追杀而至。吉州太守陪隆裕太后向赣州逃命后,吉州城内无一兵一卒,金兵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吉州城。守孝在家的胡铨,立即除掉孝服,招募乡勇组成义军,与金兵展开了争夺吉州城的战斗。他采用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机动灵活战术,在敌人面前佯攻一会便走,敌人追来就快速退去,敌人停驻又偷袭一阵,敌人恼羞成怒,骑兵、步兵一齐上,一路追至青原山、天梁山。一进山敌人失去优势,骑不能快,追无踪迹,攻不可入,相反在山中胡铨率部游刃有余,常让敌人坐以待毙。因而每次战斗,胡铨都获大胜,金军进退两难,无奈之极只好弃城遁北,吉州城失而复得。全国各地军民也纷纷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宋词风月故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嗟余听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嗟余听鼓并收藏宋词风月故事最新章节二三一、占得东风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