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著挺了挺胸膛,感到自己因为引发了这个话题而无限光荣和自豪。他在心里说:是啊,官家虽然才二十岁,可见解就是不凡。官家确实很英明,慧眼识得这位年轻的才俊,实在比众人高上几等。现在看来,司马光与苏轼相比,司马光他博览群书,遍搜史籍,更多的是寻章问句,讲的是祖宗家法,与善学百家之长的苏子瞻相比,真是太少了一些英气、豪气和才气。苏子瞻今年才三十二岁,正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岁月,若官家大用此人,大宋的山河肯定会青春焕发,很快就会出现繁花似锦的新景观。

©高有鹏提醒:《清明上河·春歌》最新章节第八章 杯中的阳光(24)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快+小说更新,记住域名kuaixs.cc©(请来快+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用力清了清嗓子,眼望着赵顼,缓和了语气说:“陛下,适才您讲天下有人嫉恨苏子瞻的盖世才能,说张方平也不以为然,此为误矣。依臣愚所见,当今朝廷有张方平能做了宰相,全在于他积了一次阴德,曾有助于苏家父子兄弟。皇祐六年,张方平移镇成都。张方平访知苏洵的行迹,致书欧阳修,苏家父子才识得欧阳修面,苏家父子始有文名。他苏子瞻备受张方平看重,怎能是不以为然呢?苏子瞻携兄弟过成都时,还去谒拜他张方平,张方平一见即以国士相许,结下忘年之契。但是,张丞相识才、荐才,并不说明他是称职丞相!真正能做大丞相者,臣窃以为当今天下首数眉山苏子瞻。这苏子瞻他得天地之助,生于千载诗书城,幼即好书,有大志向;这些年来,他官做的虽然不大,但都是兢兢业业,而且他有真知灼见,有远见。官家,这样的才俊当世并不多。若朝廷中用了,大宋当兴旺发达;若朝廷中不用,任他沉迹于民间,那,就算是臣愚白说。”

赵顼心想,怎么这吕公著荐举人,和韩维的口气是如此相同呢?都是一个意思,用则兴,不用则衰——难道天下兴衰,就如此简单地系在一个丞相的身上吗?

他闪动着明亮的眼睛,打量着吕公著,微微点头,笑着说:“吕学士,朕,今日想听一听这位眉山才子有何真知灼见。”

吕公著再挺了胸膛,提高了声音,说:“陛下,苏子瞻才华何以见得?不论文,不论诗,只论其《御试制科策》,能在崇政殿御试中人三等,开国以来有几人?前有做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建安建安:今福建建瓯。吴春卿,今有此苏子瞻。他苏子瞻有《进策》、《进论》和《思治论》,提出三患二患。所谓三患即常患无财、常患无兵、常患无吏,此三患为大;所谓二患即有立法之弊之患、任人之失之患,此二患为小。他说,人与法并行而不相胜则天下安,苟不至于害民而不可不去者皆不变,以兵出于农而制西夏与契丹二虏……有人讲,当年仁宗皇帝读了苏轼兄弟制策,竟拍案而喜曰为子孙得两宰相矣!陛下,既然已得如此俊才,为何不用呢?”

说完,他静静地屏住气,等待着赵顼发话。

赵顼听了吕公著这些话,许久没有作声。他在这之前曾听说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声名,对苏轼备受欧阳修青睐而称赞不已,对苏辙因王安石不满其辞而拒为其撰词使其闲居等事,也曾听说。但对仁宗所言为其子孙得两宰相事,今日是第一次听说。他想,这是真还是假呢?他决意就此事找一个空闲的时间,去亲口问一问曹太后,而眼前吕公著所讲这些苏轼所论,倒似乎在王安石的文中听到过。于是,他尽力使自己不动声色,说:“吕学士,临川王介甫曾做《上皇帝言事书》,您可曾读过?”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清明上河·春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高有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有鹏并收藏清明上河·春歌最新章节第八章 杯中的阳光(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