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报道,400多年前,抗倭英雄戚继光率领从家乡义乌走出来的大明官兵,不远千里来到拱卫京师的蓟镇长城。400年后,这些当年守护长城的官兵后裔成为长城沿线的居民。

秦皇岛市抚宁县城子峪村民张鹤珊就是义乌兵勇的后代,为了心中的信念,他30年守护长城,从最初的“义务守城人”变成“长城保护员”,从最初的普通农民成为中国长城学会会员。“长城不是我家的,但破坏长城就不成。”面对他人的讥讽,张鹤珊这句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话,让很多放羊倌、挖蝎人闻之却步。

■事迹回放:长城保护员制度源于张鹤珊

30年来,张鹤珊一遍遍行走在长城上,他劝走放羊倌,说服挖蝎人,吓跑偷砖贼;30年来,张鹤珊在长城上步行的里程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多,穿坏的球鞋有150多双;30年来,张鹤珊从最初的“义务守城人”变成现在正式注册的“长城保护员”,从最初的普通农民成为中国长城学会会员。

张鹤珊像看护自家孩子一样看护长城。“过去很多村民到长城上放牧、采药、翻蝎子等。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是经济来源的一部分,其中许多家庭的家用和孩子的学费都要靠这些收入。”对此,张鹤珊一律劝阻。很多人不理解:“这长城又不是你们家的,你管得着吗?”一次,张鹤珊在巡查长城的时候,一脚踩进了那些人事先设好的铁丝套子里,顿时脚踝处血流如注。

尽管很多人不理解,张鹤珊仍以自己的方式保护长城,每天干完农活之后,他都会爬上长城,在1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巡视。在长城曲折蜿蜒的崇山峻岭之中,他不仅要面对人为破坏,还要时刻提防野外危险。

“张鹤珊守护的板厂峪至董家口段长城是秦皇岛市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2003年,张鹤珊被抚宁县聘请为该县文物保护员,配发了工作证件,从此正式“上岗”。

2003年11月,长城保护员制度向全国推广,并且被写入随后颁布的《长城保护条例》。可以说《长城保护条例》中的这一条源于张鹤珊。

30年来的坚持,使张鹤珊练就了一副好身板,52岁的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差上10多岁。目前,他正搜集散落在民间的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现已经整理出22篇3万多字,将来他要出一本有关长城传说的书。

■人物回访:保护长城是职责,更是使命

2008年11月28日,张鹤珊受伤住进医院,此时他最担心的仍然是家乡的那段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新编24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咖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咖啡并收藏新编24孝最新章节兄长割肾救弟 手足情深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