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在欧洲可真是做了一次散财童子,大把的花钱,大量的设备和工程建设让北洋从战争中获得的赔款一下少了一小半!几千万两银子如流水般的花了出去,换回来的是一个个工程项目和成船的机械设备,大连造船厂终于破土动工了,在聘请来的德国设计师和詹天佑等人的策划下,这个被后人称为中国海军的舰艇的摇篮的超大型造船厂终于开始了它波澜壮阔的一生。

大型船台,与之配套的发电站、车间以及相应的生活设施几乎都是在一片荒野的情况下开始建设,大量的流民通过北洋体系内的运作被送到了辽东。“我们需要的是工人,一个有责任心,并且对生活有希望的工人,而不是单纯的苦力。”面对这些大量的劳动力,徐杰对负责相关工作的人这样说道。

为工人提供尽可能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就成了工程服务部的重要职责之一,为了尽可能的让整个工程和所有建设更加透明高效,徐杰专门成立了两套监管制度,一套是常驻施工现场的监督局,而另一套则是随时抽查的流动督察组。而对于其中一些有些专长或者年纪还小有极强可塑『性』的人员,徐杰还专门设立了夜校和相应的培训体系加以培养,对于其中拔尖者,甚至会送到专门的新式学堂进行培养。

大连造船厂只是徐杰治下的一个工程项目而已,在徐杰控制的4个区域中。除了官方新建的各种工厂外,民间大量资本和金融机构的涌入也为徐杰治下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助力。一座座建议住房如雨后春笋般的被建设起来,随后其中一些房子很快被拆掉然后建成永久『性』住宅。

在这里,没有清国『政府』和腐朽社会舆论对经济发展的压制,没有各种苛捐杂税,并且有北洋体系内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和大量的劳动力可以雇佣,而更为关键的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北洋建设项目的全面展开,一个庞大的市场正在形成之中。绝大部分产品可以直接就近消化,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可以说,这里是整个清国最适合商业发展的地方。无数渴望干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并在这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甲午之华夏新史315

商业和工业的发展是北洋最终强盛的支柱。但是农业和马政则是徐杰的基础,大量的商人农民和军队的涌入对粮食的需求可以用巨大来形容,徐杰不能指望着一直靠北洋体系内其它人的帮助,这样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同时为了今后的备战,大量囤积粮食等战略物资也是必须的,所以徐杰着重加强了粮食生产。

在徐杰辖区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甲午之华夏新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终极侧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终极侧位并收藏甲午之华夏新史最新章节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