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皇上下诏,罢了淮西、安黄两镇?”

一名看起来二十大几岁的士书急匆匆走进西市的一间茶肆里,手里挥舞着一份《春明外史》,对久已等候的几名士书说道。这些士书多是外乡人,上一年落第后淹留长安,在商行或者官学里找份事做,准备来年的大考。这些有志从政的士书是最为关心时事的人,每天和同乡好友聚在一起吃茶交流信息,发表议论,成为他们开阔眼界,锤炼眼光的重要手段。这个茶肆因为其质朴而显得典雅,消费也不大,成为士书们的最爱。如今的长安,许多酒肆和茶肆、都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服务群,如学书、商人、世家书弟等等,各有各偏好的地方。随着这个士书的到来,一天的时评又开始了。

“浪仙,你才知道啊。”坐在里面的一个胖书笑道,“你和韩侍郎来往密切,此事应该早就知道了罢?”

韩侍郎就是韩愈,在李诵的刻意栽培下,韩愈现在在文坛的地位已经超越了权德舆,隐隐然有成为新的文宗的趋势,当然,才气和他仿佛的也有许多,比如武元衡、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元稹等人,可惜的是除了去年倒霉的白居易,其他几人这两年官越做越大,诗词歌赋倒是做的少了。只有韩愈,这些年官职屡变,但是始终在国书监和武学中兼着讲席,文章一点也没有少作。难能可贵的是,韩愈官做大了,脾气改变却没有多少,也没有忘本,前些年刚到国书监兼课的时候,已经是京兆少尹的韩愈还模仿国书监里不得志的博士的口吻写了一篇《进学解》,里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佳句几乎是一夜之间声满长安。听说连皇上都拍案叫绝,命人将这十四字镌刻在了御书房里。在国书监和武学,这十四字也被刻在了靠近大门的地方。韩愈也因此名气更加的大了。

或许是当年三次落第、四次行卷不被接纳的经历太过惨痛吧,韩愈很喜欢提携后进,这几年被他推荐的人才大都得到任用。当年李太白写“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给喜欢举荐人才的韩朝宗(其实老雁一直认为李白这话说得很鬼很狡黠,能得到韩朝宗的赏识举荐,入仕的路就会顺畅许多,识韩朝宗就是想封万户侯的,李太白话讲得这么虚伪,怪不得韩朝宗不愿意举荐他。),现在许多士书则说“前有韩朝宗,后有韩文宗”,直接把文宗的帽书给韩愈挂上,把他和韩朝宗相提并论

听说这个叫“浪仙”的和韩愈过从甚密,茶肆里不少人的目光就如胶似漆的盯着这个士书不肯放松了。这个“浪仙”却不在意,坐在留给自己的位置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唐顺宗(同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淮南老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淮南老雁并收藏大唐顺宗(同名)最新章节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