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它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在吴承恩的笔下天庭是一个什么样社会,玉皇大帝又是怎样的统治者?当悟空提出“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挑战时,如来却说,这龙位要修持一千七百五十劫,一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道。正因为凭借所谓的资历登上皇帝宝座的玉皇大帝,不学无术,任人唯亲,昏聩无度,治理无方。悟空这样敬业的人,因为是草民,纵然神通广大,从官却不能入流。天蓬元帅因为酒后调戏嫦娥,被判了死刑;卷帘大将因为酒宴上打坏了一个玻璃盏子,也被判了死刑。天庭虽为仙界却没有男女恋爱自由。披香殿侍香玉女与奎宿星相爱,只好偷偷地下界宝象国胡闹(31回)。

再看看那些女儿国、宝象国、祭赛国等哪个国家风调雨顺,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比丘国国王为了长生不老,竟然要吃1111个儿童的心脏(78回)!

再看看各个占山为王的妖魔鬼怪,哪个不是欺压百姓的恶霸!陈家庄的百姓为了生存,每年竟献出一对童男童女给妖魔吃(48回)。

所有这些都是对当时社会的揭露,是对皇帝朝廷的讽刺批判。

怎么样治国,从春秋以来人们就在不断的思索和探讨,各个能人志士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百鸟争鸣的焦点就是如何治理国家。

最早提出治国方略的是老子,他在《道德经》里,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人间不平。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个个好大喜功,滥用权力,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痛苦不堪。针对这种情形,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要实行“无为而治”,不要劳民伤财,草菅人命,鱼肉人民,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给百姓休养生息。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名著欣赏:细读西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春风杨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风杨柳并收藏名著欣赏:细读西游最新章节九十二 西游记主题思想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