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集中起来的火力能保证不被对方摧毁,或者能够在对方火力打击之外,那么集中火力攻击一点确实比较有效,但是如果你在对方远程火力打击范围内的话,还敢明火执仗的将手中大部分重武器集中起来的话,那就是找死了。”事后彭毅这样评价俄国人的战术。

当俄军军属重炮部队被击溃后,参与攻击的俄军步兵根本没意识到远程火力的优势已经转移到了对方身上,他们依然按照事先预演的那样击中重火力打击对方一个点。而这些自然遭到了机动灵活的卡车炮的攻击,在俄军的重炮和加农炮退出战场后,这些火炮成为了战场上打的最远威力最大的存在,他们利用机动『性』不断的攻击着俄军暴『露』出来的火力点,稀疏但却精准的炮击将集中布置的机枪和火炮撕成了碎片,而在失去了局部火力优势后,即使有占据优势的步兵集群,俄国人依然无法突破华夏陆军的阵地。

精心布置的阵地让从任何一个方向进入的敌人都处于环形火力的打击之下。武器的打击效果取决于密度,但绝对不是单纯由密度决定的,一挺机枪有一个好的的位置,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有可能比3挺甚至更多的机枪更好,这就是为何英国人在机枪『射』术中强调侧『射』的原因!利用效率来弥补数量的不足。同时在迫击炮和掷弹筒清除掉对方威胁比较大的机枪和臼炮后,用机枪组成的火网足够将任何一支步兵部队死死锁住。

部分俄军一看进攻未果。他们也尝试的将重火力分散下去,然后用交替掩护的办法来稳扎稳打。将进攻拖向了长期化。但是实际上在没有重炮支援的战场上。兵力占据两倍左右优势的俄军依然无法攻破对方的阵地。打法粗糙的俄国人始终无法把握进攻的节奏,面对突然出现的火力点,他们只有一种打法。那就是顶着对方猛打,直到麦德森机枪中的子弹打光,然后换一个新的弹夹继续『射』击,直到……。直到被一发掷弹筒发『射』的榴弹或者迫击炮弹送上西天。

在进攻的时候,俄国人的战术过于呆板,他们很少主动变化阵地,期望着能够依靠手中的机枪和迫击炮将对方打垮。但是很可惜,无论从武器『性』能还是从『射』手水平上来说他们都不如对手,麦德森机枪的弹夹太小了,用来点『射』压制也许还可以。但是如果持续不断的扫『射』的话。还是洗洗睡吧。对面的1902式通用机枪最小的弹鼓也有75发子弹,而通常用来保持持续压制的机枪配属的是250发弹链。马克辛机枪倒是可以,但是巨大的枪口火焰和体积。让他们成为了迫击炮的首选打击目标。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华夏海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终极侧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终极侧位并收藏华夏海权最新章节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