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勋最大的弱点就是无远志,只想着傍个老大去吃安生饭。想想也是,人的志向都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立志成就丰功伟业,而是勋从两千年后被穿越到这么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年代来,好好活下去就是他唯一的念想。况且,从穷坳里饭都吃不饱的小崽子,机缘巧合加李代桃僵,如今混进士人群中,还得仕州郡,际遇有如天渊之别,他不是一个贪心的人,不禁觉得人生如此,于愿以足,夫复何求呢?

他此前的种种冒险,都有很大程度是因形势所迫,其实个人的被动应招为多,主动出招很少。所以此番陷入徐州的漩涡,搞得他手足无措,本能地就想逃避。但是他并不傻,从郯县城内返回是家庄院,再从白昼到黄昏,他在和媳『妇』儿一起整理行装的同时,也反复地回想短短半天内的遭遇,把很多问题想得更加透彻了。

因而当陈登突然开口劝他前往邺城去,是勋并没有『露』出惊讶之『色』,只是淡淡地反问道:“荀友若去找过你了吧?”

陈登点头:“此前荀友若以为只要说服了陶使君,则徐州自然可附袁氏——他想得太过简单了。今日午后,他来寻找愚兄,备言以徐州附袁之利,又说想请宏辅往冀州一行……”

是勋垂着头,用手指随意地在席子上划着圆圈,缓缓地说:“徐州这一团『乱』麻,我找不出解决之道,因此欲返回兖州,再去求教高人……难道元龙你以为,只要我去一趟冀州。则『乱』麻可解吗?”

陈登答道:“『乱』世之中,徐州难以独全,必有所附,然后得存,这本是宏辅你的见解。其实。徐州之事本来便是『乱』麻一团,昔时你独能从中理清线索,今日之局若欲求解,也非你不可啊。”

是勋微微撇嘴:“昔日我与你论及天下英雄,元龙大才,自然不会偏信我的一面之辞。勋曾得见刘玄德。却不言以徐州附刘,故此你要荐我往兖州去。待我得见曹孟德,定下徐州附曹,元龙你便为此设策奔忙。但我终究还并没有见过袁冀州……”

陈登捋须而笑:“我相信宏辅你的眼光,倘若你去过冀州以后,仍然以为袁绍非命世之才。愚兄定然再无所疑。”

是勋完全明白陈登的意思。话说这时代有些志向的士人,也分两类,一种志在天下,或者更准确点儿来说,孜孜以求的都是个人才能的施展、抱负的达成,就好比荀谌之辅袁绍、荀彧之辅曹『操』,其实他们都是豫州人。袁绍在冀州,曹『操』在兖州,暂时跟他们的家乡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第二种就是陈登这样的,有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汉魏文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赤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赤军并收藏汉魏文魁最新章节是勋别传(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