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玉凤和青杏两人的情形,应该只是朦胧的好感,只怕连她们自己也没有注意到一些小苗头。邱晨这会儿自然也不会戳破,只是这件事情提醒了她,丫头们打了,生出这种朦胧的感情很正常,但也要防止她们一时冲动做出什么错事来,名声贞洁倒在其次,关键是很可能累及一生的幸福……搁在这个时代,甚至还可能因为一是失足付出生命的代价,那就太不值得了。

曾大牛落水不过是一时失手,匆匆从另一边没人的堤岸爬上来,玉凤已经从家里拿了一套干爽的衣服来,交给看热闹的一个小孩儿,让他给曾大牛送过去,这才解了曾大牛的尴尬。

邱晨冷眼旁观,不由在心里评价,相对于青杏的懵懵懂懂,玉凤的所作所为更当得起善解人意和温柔贤惠两个评语去!

门前的池塘统共也没多大,采摘莲子也不过大半个时辰就完成了,捎带着采了十几多含苞待放的荷花上来,玉凤喜滋滋地谢了,捧进后院去了。倒是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的菱角和芡实,竟是在荷叶下生的很是旺盛,小小的池塘竟然也收了半篮子菱角和两篮子芡实。

这些东西都是大伙儿守着长的,平日里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却没一个人去祸祸,这会儿采上来,邱晨自然不会只顾自家,就在池塘边儿上分开了。

刘家岙如今远非当年的清贫穷困,好多人家都有人进了作坊做工,每个月最少也能领到一两银,就是没有合适进作坊的,也去山上采罗布麻,采连翘、五味子等药材来售卖,夏秋两季则家家户户种植蔬菜卖到作坊里来,零零总总的收入也不老少,一个妇人一年也能挣上个三五两的银子。

因为林家的作坊招收工人的时候,但凡能读能写会算账的都安排了相应更好的活计,活计轻松月钱反而比下死力的高,这就大大带动了庄户们送娃儿上学堂读书的积极性。是以,从去年学堂增加先生开始,村子里七八岁的孩子再看不到满大街玩耍或者下地上山干活了,都被爹娘长辈送进了学堂。他们倒不指望自家孩子跟林家二少爷似的考秀才走科举,他们指望着自家娃儿能认字能算数,将来送进林家作坊里做工,也拿份高月钱的活计就满足了。

今年学堂扩建出一个院子去做先生们的住处,学堂的房舍宽裕多了,对入学的孩子的年龄要求也就放低了,如今,刘家岙但凡满六岁的淘小子们,个顶个儿也都被送进了学堂里。

这会儿,听到林家采摘莲子的信儿,围拢上的孩子不少,却都是六岁以下的小末独儿。从孩子们身上的穿着,也能看出村里人的生活宽裕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儿女成双福满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红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粟并收藏儿女成双福满堂最新章节番外 那一年,茅舍竹篱人面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