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得益于后世的一系列的应对检查的准备工作,朱平安虽然在后世混得并不如意,但至少对于这种应付上头的询问、检查是颇有心得的。如果不精通这一法门,那在后世可是要吃大亏的,顺而言之,这一套,在明朝同样是行得通的。

出于职业的敏感,朱平安自打接手百户所以来,便将手中的来往账目做得天花乱坠。不要说以东厂、锦衣卫的这些账花子,就是拿到后世,那也是跳不出一丁点错来。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是朱平安一直以来的信条,想要在这些账目上找出自己的错处来,别说张云汉做不到,就连户部和司礼监的那些查账能手来,也是决计办不到的,这一点,朱平安有绝对的自信心。

朱平安还是一如既往的风轻云淡,冲着张云汉深施一礼,“钦差大人明鉴,下官百户所是有别的养兵之道。”

张云汉眼睛一亮,“如实讲来!”

王品情不自禁的微微一点头,张云汉主审此案的过程,传到外边去,绝对是司礼监的奇耻大辱。办案之前没有做足功课,只是一知半解,闹出笑话来不说,反倒是差点被朱平安抓住了痛脚,虽是点到即止,但却让凤阳文武不免看轻了内官的本事。

“崇祯九年至今,下官率领百户所上下军民,开垦了数百亩荒田。另外,百户所的匠户还承接了一些活计和生意,以此来养活百户所的军民!”

如今的张云汉已然是有些惊弓之鸟的意味,唯恐这又是朱平安给自己下的套子,赶忙又看了看一旁的袁敏和王品,见两人没有异议,这才气势汹汹的又一拍惊堂木,“荒田,可是经过了有司衙门的首肯?”

不等张云汉的话音落地,堂下旁听的凤阳文武官员中当即便有一人站了出来,“钦差容禀,高墙卫开垦之荒田业已在凤阳知府衙门登记造册。”

张云汉被这人弄得火冒三丈,好不容易又找到一个由头,还没展开,便被此人打断,这凤阳官员莫不是都商量好的了,存心要给本钦差难堪?

站出来的正是凤阳知府。张云汉不审廖永堂、朱平安究竟是谁与鞑子有勾结,反倒是缠着高墙卫所的钱粮来源不停的追问,让凤阳文武不由得心惊肉跳,偷眼看着张云汉,心里却是将其亲眷骂了个遍。

在布政使和按察使两位的眼神逼迫之下,知府大人只得做了出头鸟。在凤阳这一亩三分地上,高墙卫除了是仅有的可拿得出手的精锐之师外,在这凤阳官场上也是有口皆碑。军饷、粮草,不用问,各衙门是要按照惯例克扣下来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烈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睿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睿士并收藏烈明最新章节第七十七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