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在文化上曾经有过一次浩劫也就是始皇帝时的焚书坑儒无数经典被付之一炬。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

上古六经之一的《易经》是卜筮书,得以在那场浩劫中幸存。

故老相传,《易经》就是天书的简本,要想研究天书,必先通《易经》。不仅如此,《易经》还是其他学术的源头,但凡要想求学,进入仕途,必须研究《易经》。

于是,《易经》成了大秦帝国最热门的学术。

就目前而言,以研究《易经》著称的世家数以百计,《易经》的注疏更加繁复,同一个卦象,可能有上百种解释。为了一两个字,可能写出上万字的解释。

据说有一位高人,就“君子终日乾乾”一句话写了一部书,三十万字,可谓是煌煌巨著。写成之后,估计连他自己都没完整的看过第二遍。

为了统一口径,朝廷多次组织大型会议予以协调,却未能如愿,最后只能草草了事。

天书院入门考试的试题,就是从各注家的解释中精选出来的,当然算不上什么逻辑。这实际上是朝廷与各世家的妥协能写出这么无聊的注释,除了那些衣食无忧的权贵,还能有谁。

听了令狐敏之的解释,无忌哭笑不得。难怪大秦帝国千年都没什么进步,那些人占有了大量的财富,衣食无忧,却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这种无聊的事上。能有进步才怪。

不过,他想到了一件事。

他在防风国的时候,和防风国师汪西城讨论天书。就听汪西城说过,天书是以六根线条为一组,这六根线条又可以分成两组,每组三根线条,也就是常说的八八六十四卦,正是《易经》的体制。

可是,以他的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并非是这种结构,而是每组两根线条。三组为一节的三联体结构。两根线条代表一个碱基对,三个碱基队组成一个三联体,对应一种氨基酸。

也就是说,《易经》对天书的解释。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歧路,最后必然会沦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字游戏,不可能有什么逻辑可言,何况还是几十家、上百家的理论混在一起。

这样的考试,除了死记硬背,根本不可能有更合理的方式。

据说,得到官方认可的《易经》有一百零八家,总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可是衍生出来的注疏却有数十万条,从这数十万条注疏中随机选出一千条作为考题,靠死记硬背。任何人都很难保证自己及格。

能不能融汇贯通,就成了通过考试的关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全能国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庄不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周并收藏全能国师最新章节暂停更新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