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浩可能真让你说对了。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

“所以我才说,很难确定啊。”

邱震豪又叹声道:“我国用墨的历史很长久,有人估计至少要四五千年了。早期的墨都是天然石墨,书写后极易脱落。人工制墨大约始于西周。大规模制墨则是在汉代以后。到唐朝时制墨技术已臻于完善。”

唐朝的时候,有个人叫奚鼐,易水人,是当时著名的制墨名家,他所制的墨不但黑而发亮,而且还有香味,在墨上印有“奚鼐”或“庚申”二字。他的弟弟、儿子因制墨著名,这种墨得到了南唐李后主李煜的高度赞扬,并对奚鼐家族恩赐了自己的国姓。他的孙子奚廷珪就改姓而为李廷珪了,李廷珪在继承祖辈技术的同时,努力创新,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墨。这种新墨胶不变质、墨不变形,质量大大超过了祖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他的墨,也就被人称为李廷珪墨,或者李墨,畅销各地。而李廷珪,也就被后人誉为徽墨的奠基人。”

陆浩也兴致勃勃道:“传说,李廷珪制墨,用料非常讲究,要松烟、珍珠、玉屑、龙脑,和以生漆、鹿角胶、犀角、麝香等等名贵物品,捣十万次之后,才制作成型。“所以,这样的墨,坚硬如石,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甚至于可以当刀来使,削木裁纸。”当然他所知道的这些正是老头子平时给他念叨的。

贺云飞非常好奇,看着邱震豪手里的墨锭,蠢蠢欲动。

“如果,这块墨锭真是李墨,的确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邱震豪沉吟道:“史书上有记载,南唐的一个名臣徐铉,幼年的时候,得到了一块李墨。然后和他弟弟一同读书使用,一天研墨写五千个字,却整整用了十年之久。”

“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北宋一个大官不小心把一块李墨掉到池塘里了,可能是这大官太有钱,觉得下水捞墨太费事,干脆不理会。等到第二年的时候,他又掉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东西到池塘里面,立即派人打捞,并把李墨也捞了出来。”

“然而,经过一年时间的池水浸泡,那块李墨却仍然坚硬如初,表里如一,光泽如新。这个时候,那个大官才意识到李墨的珍贵,视为珍宝而妥加收藏起来。”

说到这里,邱震豪叹声道:“早在北宋年间,就有人感叹,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由此可见李廷珪墨的稀罕可贵。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

“邱叔,说了那么多,那这块墨锭,到底是真是假。”贺云飞急不可耐道。

“我不是说过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鉴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意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意禹并收藏鉴宝最新章节第116章 现场打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