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诗歌的数量和质量,杨广完全可以进入大隋王朝的前三甲,这个毋庸置疑!从这点看,高熲虽然能力超强是个老臣。173在道道上混,他还很嫩。这哥们患了政治幼稚病,而且还不轻。他做事勤勉认真,能力卓越,顾全大局又为人耿介。在修订大隋律法、举用后进优秀人才(举荐杨素、苏威、贺若弼、韩擒虎等)、营建大兴城、平陈平叛、东征高丽以及北击突厥等无不为帝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在这白话您肯定不大信,我这给您拎一重量级人物来说道说道。修《通典》的杜佑先生把高熲同学跟春秋战国时候的名相管仲和商鞅相提并论。后来的唐太宗朝君臣一致而且都毫不吝惜给这位兄弟无尽的赞叹和褒赏。可见此人真是一人才。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是幼稚的,悲哀的。幼稚是自己没能够看清形势而做到明哲保身。悲哀的是他摊上的领导是杨广这个刚愎自负的君王,面对的是大隋目前这种体制,他无力撼动而心尤不甘。性格决定命运。举个例子吧。在这个例子中高熲当然是主角了,另外还有俩配角。一个是隋文帝杨坚,一个是后来炀帝时期的佞臣代表御史大夫裴蕴。说裴蕴这人本来是大隋在灭掉陈朝时候的一个卧底。玩过无间道。肿么回事?说当时裴蕴在陈朝当官,他老爹却在北方的隋朝当官。看到陈朝**透顶,上下离心。小裴同志主动给杨坚上表表示愿意“为内应”。肯定为灭陈提供过大量信息情报什么的。等到陈被灭以后,杨坚在翻看陈朝旧臣名单中发现了这位卧底。直接升官。先给小裴的官职是“仪同”。这属于散官的中品阶,但旁边的左仆射高熲看不过去了。凑过来发声。给皇帝提意见。说裴蕴这人于国无功,不应该给比普通人高的官阶。杨坚什么反应?没吱声。但皇帝用行动回应了高大人。直接给裴蕴在“仪同”前增加了一个“上”,变成了“上仪同”。这皇帝的意思很明确了,这其实就是给你宰相面子,不驳斥你,但其实是不满你的态度和越权行为。这高熲是不是就应该知难而退了呢?如果止步那就不是高熲。173高熲还是拎不清,“复谏”。皇帝还是不吱声,继续用行动亮明态度。这哥俩是掐上了啊。在“上仪同”前面再继续加,加“开府”二字。这不得了,因为开府那就相当于高级公务员了。这裴蕴打死也想不到自己本来默默无闻。就因为君权跟相权这么一互掐。自己的官职那是噌噌噌往上窜啊。“及陈平,上悉阅江南衣冠之士,次至蕴,上以为夙有向化之心,超授仪同。左仆射高颎不悟上旨,进谏曰:“裴蕴无功于国,宠逾伦辈,臣未见其可。”上又加蕴上仪同,颎复进谏。上曰:“可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唐朝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历史军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历史军事并收藏唐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第128章大周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