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就是淮南百姓对后周的抵抗斗争愈演愈烈。173早在周军进入淮南之前,由于南唐以茶、盐强行换取当地百姓的栗、帛,又在此处大兴营田,搞得当地百姓**的情绪十分强烈。以至于周军到了之后,当地百姓群起响应,箪食壶浆相迎,场面还是非常感人。如果能拍成纪录片,对教育下一代都是很有意义的。

可惜周军的整体素质也实在是成问题,入境之后就开始大肆劫掠。柴荣在时,多少还能控制一下,到他走后,这些官兵更加无法无天,整天大烧大抢,视黎民如土芥。这一来,淮南百姓大失所望,只好“相聚山泽,立堡自固,操农器为兵,积白纸为甲胄”在广阔的战斗天地中,跟周军展开殊死的搏斗。

这样的地方武装力量当时有很多股,规模有大有小,武器也不统一,但因为身上穿得都是纸制的甲胄,因此被时人统称为“白甲军”。

白甲军的来源多是当地百姓,战斗力并不强,但是作战勇敢、熟悉地形,又深得游击战争的要领。所以周军屡次派军围剿,收效甚微,往往还会为其所败,被搞得十分被动。

另外,南唐毕竟是江¥※dǐng¥※diǎn¥※小¥※说,.2¢3.o≌淮大国,虽然屡遭周军的打击,但也绝不肯甘心坐以待毙,所以在柴荣返回中原后,南唐皇帝李璟就在国内发起战争总动员,重新纠集了一支兵力多达五万之众的大军,仍以齐王李景达挂帅,再次渡江开进淮南。以援救寿州。

七月,李景达带着大军来到濠州。并驻军与此。然后分出一支兵马去援救寿州,在紫金山(东北十里处)安下营寨。与城中的守军互举烽火,遥相呼应。

这样一来,就给城外的周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刚刚上任的后周淮南节度使兼沿江招讨使向训,深感周军在淮南一带兵力过于分散,很怕会被唐军逐个击破,所以急忙遣使向柴荣告急,并请求先从扬州撤军,去寿州与李重进部会师。

此时。正是符皇后病重之时,柴荣脱不开身,只得同意了他的请求。

向训接到柴荣旨意后立刻从扬州起兵开拔,向寿州靠拢。消息传出去后,身在淮南各处的周军也不敢留在原地,纷纷放弃攻占下来的州县,匆忙向寿州回撤,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这对于南唐来说本来是个很好的战机,但统兵的李景达一脑子懦夫思想。到这时候居然还怕如果杀伤周军过多,会加深两国间的仇恨,所以急忙传令各路唐军各守营寨,千万不要擅自出击。免得将周军激怒。这就使各路周军得以从容不迫地从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唐朝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历史军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历史军事并收藏唐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第128章大周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