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稍微了解过一些经济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唐宋时期,那个可是中国通货紧缩非常严重的时期。在盛唐时期,根据唐书里面的《食货志》记载,唐朝一斗白米大概是价格二十文钱。而有人根据这么换算,得出的结果是价格其实并不高,很便宜。可是时不凡感觉非常不正常,这个唐朝的一斗白米不过是二十文,看起来价格很低,真的很低。有些人会就由此得出唐朝非常富裕,百姓生活非常幸福的结论。

事实上时不凡明显感觉这个价格严重的偏低了,这个价格并非应该是正常价格,单纯从粮食价格方面无法能够真正的判断出百姓是否真的幸福。因为时不凡更清楚人类的**是无穷的,当食物得到了满足之后,很多人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需求,甚至是精神需求。就好比后世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时期虽然很多人口口声声说民以食为天,可是每天电视上播放的东西都是讨论房价过高,可是何曾讨论过太多次粮食价格?讨论房价的远比讨论粮食价格的多了无数倍,这个其实已经是足以证明在粮食得到了满足,粮食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百姓所需求的从粮食已经转移到了别的东西,尤其是房子。

所以时不凡认为盛唐时期的粮食价格并不能够直接证明唐朝非常的好,至少这个证明的论据是错误的。而且唐朝粮食价格如此低廉,这个并不一定真的是因为粮食真的如此之便宜,这个便宜的价格并非是正常的价格。时不凡认为盛唐应该是通货紧缩非常严重的时代,所以时不凡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他查看了不少盛唐从唐高宗李治开始到开元时代的资料。其中发现了从唐高宗时期开始,就大量的铸造铜钱,并且设立了很多个铸钱监,负责铸造各种铜钱。

可是哪怕唐朝再怎么铸造铜钱,那些铜钱都无法满足百姓的所需,市场上一直出现了钱贵货轻的结果。所谓的“钱贵货轻”,也就是指百姓宁可把钱收藏起来,等着他升值,也不愿意拿去消费,造成了货物不正常的价格下跌。这个用后世的经济学俗语来说也就是通货紧缩,甚至是通货紧缩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而有些人直接断章取义,就认为单纯的看那个食货志的价格就以为唐朝的物价水平很便宜,完全不顾任何别的现实情况了。

其实任何一个研究经济学的人都知道,那些统计数据不可不信,可是更不可全信。因为任何一个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甚至很多会计,想要制造出数据来并不难。单纯的数据并不能够代表什么,可是有太多人就把唐朝的这个物价数据单纯的证明了唐朝的富足,完全忽略了别的东西。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文科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包大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包大海并收藏文科大唐最新章节第四百二十七章 主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