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不过是井底之蛙,眼界太过狭小。张鲁所以严重反对,不过是因为主公的高粮价政策,严重的影响到了他吸收教众。民众手里有余粮,自然希望卖个好价钱了。民众的粮食都拿去卖了,就没人给他上缴了,他自然是不乐意的。”

“慕艾还未尽知我意。我的意思是,此政民间也多有议论,张鲁之论,也是持中之评,市井民间皆是此论,先生如何看,先生觉得此政是善政,还是恶政?”

“主公高瞻远瞩,自然非世俗凡夫所能尽见,松也不过能略窥其中一二而已,当或不当请主公不吝赐教。

粮价高,自然对农人有利。奈何农人皆乡野之人,其即便有称颂之声,亦难达于市井官府之内。于市井小民来说,粮价高,自然对他们不利,多有不满,多有怨言,亦是常理。然则,纵观我大汉天下,民之为农,十之**。是以,为农人好,即是为天下好。只要农民不乱,天下自安。所以,市井小民再怎么抱怨抨击,都不能掩盖此政之善。”

杨松说完,有些得意的看着刘璋。

没想到刘璋面无表情的问了一句:“完了吗?”

杨松一怔,难道我说了这么多还不够?还没说到关键地方?眉头皱了皱,又急忙说道:“尚有未尽之意。我想主公的真正用意,大概不在世人所计较的锱铢之间,而是在控制粮食流动。防止粮食外流,而且还可以吸引外部粮食进来。”

“还有吗?”刘璋继续面无表情的问道。

还有?杨松有些头大,还有什么,我这都绞尽脑汁了。但是他不敢轻易说,完了没了。很明显这是刘璋在考较他,要是成绩不好,很影响仕途钱程的。想了想,杨松硬着头皮接着道:“还有一点点浅见。其实以属下观察,那些嘴上抱怨牢骚满腹的。其生活并未因粮价上涨而有所影响。主公调高粮价,外间牟利商人,会外运进来大量的粮食。粮食一多,那些质量差的。或者要赶时间的,或者急等用钱的,只能低价处理。所以,对于市井小民来说,想要买到便宜的粮食。还是很容易的,因为粮食变多了。”说到这里,杨松抓了抓头,头上有些冒汗,还不忘送上谀辞:“主公这一善政,真是太高明了,属下若不细想,还真不知道这里面还暗藏这么多玄机。”

“还有吗?”刘璋面无表情的继续问道。

还有?杨松要崩溃了,不带这么玩的,还能有什么呀。老杨可怜巴巴的四下望了一圈。没人搭理他。又转回来看了看刘璋,刘璋还是面无表情。老杨没办法,咬了咬嘴唇说道:“属下愚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三国杀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什么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什么风并收藏三国杀刘最新章节第113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