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奴隶很多,多到能让张超吓一大跳。据说长安的奴隶数量占到长安城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

刚经历隋末乱世的长安城,人口并未到达盛唐之时的百万之数。可长安城有长安和万年两县,在籍人口和脱籍人口,以及非编户的贱民、僧侣,以及番上的府兵和宫庭人员等,再加上往来京城经商等的流动人口,此时起码也有不下三四十万。

这意味着长安城中的奴隶就有十万。

长安城是皇帝都城,也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士族商贾们聚集扎堆的地方。这些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不事生产,饭来张口衣来张手,凡事离不开奴仆们的侍候。

奴婢们料理家务、劈柴生火、做饭洗衣、打扫庭院、鞍前马后随从侍候。

唐代的户籍也按士农工商划分,但奴婢却不在其中的。有户籍的是编户,也就是良民。而奴婢都是贱民,他们是没资格有户籍的,只能依附官府或者主人。

长安城里,稍有点身份的人都普遍蓄养奴隶。官有官奴隶,私有私奴婢,甚至连寺院道观都有奴婢。因为佛教内律禁止蓄养奴婢,于是那些寺院就把名字改一下,称这些寺院财产的奴婢为净人。如今长安虽是百废待兴,但寺观却很多,而且他们拥有的奴婢也多,基本上每家寺院都有二三十奴婢,僧道和所拥有的奴婢能达到二比一的比例。

这年头长安城里买个奴隶,就跟后世城里人买辆车一样的普遍。不单单能做事,还是身份地位的彰显。

张超买人倒不是为了脸面,纯粹是为了实用。

大唐虽然说空气清新,天然无污染。可生活很落后,没有自来水吃水得从井里挑。更没有电没有天然气,做饭还得自己砍柴烧火。也没有洗衣机,衣服都得自己洗。现在又买了两匹马,以后还得喂马等,事情多着。

张超喜欢享受,认为有条件适当享受没有什么错,没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享受啊。

大唐的奴隶买卖确实很方便,比雇佣仆人还方便的多。

东西两市里,官府规定奴婢和牛马等合在一起买卖,称之为口马行。而且市场的市署和平准署甚至还对这些奴隶制定了市估价,就是官方指导价。

整个交易有一套严格的政府程序。

秦管事是个熟门熟路的,又有市署的一名市吏陪同着,因此他们直接带着张超找到了口马市里一个最大的奴隶贩子。

“这位是翼国公府秦公的义子张三郎,小郎君想要买几口人,最好是一家人。三五口人不限,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唐朝好地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新书《隋唐大猛士》发布,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