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三年。

五月。

一条大帆船自汉江驶入御河,船帆上那巨大的红色九头鸟纹章,是那么的显眼。

张超站在船头,抚着船舷感叹,他还是回来了。

一个月前,他接到家中急报,老铁枪重病。

张越兄弟几个,将老铁枪从燕北送回了汉京医治。

可就连汉京最好的御医也宣布束手无策,爪哇郡王已经七十多岁了。早年间征战不休,身上留下太多创伤,虽然后来保养不错,可此时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老铁枪倒是很洒脱,用他的话说,本来他早死在河北了。是张超千里迢迢赶到河北用神药治好了他,让他又续命快二十年。

这辈子对他来说,足够了。

什么福都享过了,了无遗憾。

接到信后,张超立即交待好吕宋的事务,然后乘船回京。

一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终于回到了汉京。

这几年,张超和老铁枪相处的时间比较少,老铁枪大多数时间都在经营着他在辽西青龙的领地。

“御河沿岸,越发繁荣了啊。”张超感叹着。

从汉江到汉京的这二百余里,那条河已经疏浚的越发的宽阔和深了,白帆点点。沿岸也到处都是一个个的村子、乡集、城镇。

遍布码头。

这段河流,被称为御河,称的上是最繁华的一段水路。

汉京以及周边的大量商镇,使得这块平原上人口众多,有数百万之巨。这么多的人口,必然消费极大。

而在这个时代,由于交通运输的问题,使得许多商品都是本地生产加工。

甚至别的不说,蔬菜瓜果和肉禽蛋等,就主要是在京畿生产的。

尤其是紧邻着御河的这一线,交通运输方便,使得这周边的田,现在基本上都是种菜种瓜果的,养殖业更是大兴。

据说这一线有数百家养猪场、养鸡厂、养鸭、养鹅场,为京畿提供着充足的猪肉、禽蛋。

没有冷冻技术,想从更远的地方运猪肉进京,这是不现实的。而运活猪,同样艰难,成本高。因此在紧邻京畿,靠近运河的地方搞养殖,是最划算的。

而因为这些养殖业的大兴,京畿周边的土地除了种菜以外,种的最多的就是土豆、玉米、红薯、大豆,因为种植这些可以喂猪。

规模化的养猪场,不同于家庭养殖,还能随便哪扯点猪草就能养猪。规模化的养猪场,必须得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唐朝好地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新书《隋唐大猛士》发布,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