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前世经历过不少大片的宣传活动,流程还是懂一些的。

每部电影开始发行后,宣传预算都是一笔巨大开支,前期需要投放电视网、互联网、杂志报纸与广告牌,这是预算的重中之重,此外还包括市场调研推广、公关创意活动,像是雇佣水军,收买影评人,再搞几场绯闻博取眼球,制造话题吸引关注,这些都需要钱,都是宣传预算的一部分。

宣传后期还有首映式,影迷见面会等一系列活动,李威即是制作人又是导演主演,从影片进入发行流程到最后下线,他都要满场跑,从头忙到尾。

结果等李威真正参与到《杀手悲歌》的宣传时,他瞬间懵逼了。

这年头网络还没有通车,不做互联网推广李威认了,但是电视与字媒也不启动广告,新线发行部在干什么呢?他们给李威订了海报,拍了写真,剪辑了预告片,却仅仅在洛杉矶、芝加哥、旧金山与拉斯维加斯四个城市小范围投放。

多余的时间李威都在与三流小报的媒体人与影评人打交道,这些都是新线影业的关系户,基本不花钱就能请到他们。

新线的宣传策略相当保守,需要花的钱尽量减少,必须花的钱尽量节省,狂轰烂炸的广告宣传那是大片才具有的待遇,对于制作成本不足五万的《杀手悲歌》,新线显然不愿意冒险。

等到一个月的宣传期过去,新线开始了放映计划。

《杀手悲歌》将在1990年第47周的周五以四馆点映的方式开画,新线已经派出大量调查员前往放映影片的四座城市,收集观影信息,再根据点映票房来决定是否扩大院线。

周末三天是观影高峰,票房远高于工作日的周一到周四,所以北美影市的新片一般都选择周五开画,首周票房只统计周末三天也是好莱坞的行规。

李威接到消息时并没有抱怨什么,独立电影一般都选择小范围开画,像是24年后的艺术片《布达佩斯大饭店》,同样是首映4馆开画,单馆收入20万2792美元,创造了历代真人电影小规模点映的单馆纪录,这部影片一共在北美上映了25周,因为单馆成绩好,院线一扩再扩,最高院线数是1467馆,最终票房5907万美元。

当然了,并不是说单馆成绩好就一定能扩大院线,有些片子是针对特殊人群,棒子国的《鸣梁海战》也在北美放映过,首周末以1馆点映开画,单馆收入是51431美元,这成绩比北美本土许多独立电影都要好,可惜最终也只扩大到45家院线,没办法,《鸣梁海战》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名震好莱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李寻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寻真并收藏名震好莱坞最新章节第92章 这不是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