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终于还是安稳下来,李秘也终于是回到大理寺衙门签押办公,虽然李秘刚刚上任就缺勤了好些天,可东厂督主王安三天两头跑过来问候李秘,大理寺衙门的同僚对李秘也就不敢再有只言片语的不满了。

李敬妃诞下龙子,这可是大事,宫里也热闹了好一阵,礼部官员和皇室相互商议,决定给这位小皇子取名朱常瀛。

瀛者,形声而从水,海也,浩荡广博,确实是个好名字,也有人说这也体现了大明朝皇帝陛下立志扫荡东瀛的决心!

先是史无前例举行武举殿试,而后又创建神机新营,朱翊钧仿佛又找回了当年励精图治的干劲一般,满朝文武也是信心十足,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发展。

李敬妃对李秘的恩情也是念念不忘,总与朱翊钧说要认了李秘当个弟弟,横竖李秘也是李姓本家,不过朱翊钧却没有明确回应,李敬妃只能让陈矩时不时过来大理寺给李秘送温暖。

陈矩的权柄虽然不如王安这个东厂头子这么大,但他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太监,做了不少大事,早先轰动一时妖书案,便与陈矩脱不了干系,此人往后也是接替王安,成为了新一任的东厂督主,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当初吕坤写出了《闺范图说》,正是出宫的陈矩无意见着,才买了一本带回宫里,让郑贵妃见着了,郑贵妃向往身上贴近,便将此书头尾增加了几篇,把自己也写进了书里,才引发了妖书案。

而陈矩因为妖书案的关系,也无法再伺候郑贵妃,被分派到了李敬妃的咸福宫来。

陈矩也是自觉倒霉,若李敬妃母子保不住,他只怕又要再降级,所以对于李秘,他也同样是感激的,大理寺也就跑得更勤快了。

李秘本来就是皇帝塞进大理寺的“关系户”,又有沈鲤和叶向高打招呼,如今连东厂督主王安,以及李敬妃身边红人太监陈矩时常探问,李秘自己也争气,虽然政务还不算太熟,但贵在脾气好,平易近人,试问谁还给他穿小鞋下绊子?

有鉴于此,李秘的小日子倒也过得舒服,大理寺只是复核全国大案要案,一般来说年后开春这段时间都不是很忙,因为大量的案件已经在去年秋措置清理了一次。

北京城的人们也是该吃吃该喝喝,玩玩乐乐,不过因为组建了神机新营,时常有惊天彻地的大爆炸发生,战争的气息也越发浓郁。

到了六月末,上头传出一些风声来,说是朝鲜那边会派使者过来,除了朝拜我大明国主,还有商讨抗倭的军机大事。

这抗倭可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离人望左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离人望左岸并收藏推棺最新章节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