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我还认识了一位住在我爸妈家楼上的一户人家,他姓殷,是我们市外贸单位的。比我大有六七岁,他去过我爸妈家见过我几次,在外贸系统,是当时在我们市不能再好的单位,他也是去过日本,带回来很多的在日本的留影,那时中国刚兴起彩照,一般人是没见过的。我去了他家,翻看了他的照片,原来他是因工作到日本去旅游了一圈儿,于是我说也曾去过日本但是去留学,他也专程去了我家,给他看了我的影集大约有几千张彩照,他也是很吃惊,知道我在日本呆过。他还有两个女儿,大的十四五岁的样子,小的也有十二三岁了,相当活跃,也是求知欲强的时候。我弟弟在大学开学前,也和他们一家走的很近。

一次,我和弟弟与殷家三口人,在林校东侧的一个大“泡子”里游泳,洗澡。因为我发现那里有类似与山东老家的河蚌和田螺,不知为什么,东北人竟然不吃这东西,可能有寄生虫?大概也未必可知,我弟弟也是非常兴奋,我一个又一个潜水,在水里扎“猛子”,同时捞上来一个个大河蚌,应该有碗口大,那是我此生中第一次玩水这么痛快的时刻。那两个小姑娘也是,跟着我们一起欢呼,一起高兴。后来这位殷同志几乎和我同时调去了大连市。

当时南方和地区发展好的城市,我们地处东北城市的人纷纷过去,只要是稍微有些专长或和南方有关系的人,他们有的是调转部门,有的是弃官下海经商。尤其是像深圳和海南,去的特别多。现在那里还有不少的东北人,很多是那个年代过去的。也有的比较聪明,去了看看不妙,就赶紧地回来了。比如我们局楼上的一位营林局的副局长,年龄比我大四五岁,调去了海南岛,去了才知道在那里人生地不熟,不好混,他在我们市很有前途和发展,就急急忙忙又调了回来,这叫“好马就吃回头草”。

二十几年后的今天,东北的形势与全国相比,依然如故,人口的增长率和经济发展仍然是国家的最低水平,实际上这以前,东北的人才济济,并不缺少人才,这是因为早期东北人的受教育程度远比内地人高。再加上几次运动,又是整风、又是反右、又是文.革,国家又向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发派的大批的文化精英,这些人和这些人的后代也不是白给的。还有像我爸爸妈妈跑到东北去的“盲流”,这些不是一般的“盲流”,都是些不甘心在山东农村靠着那点儿地,勉强度日的人,不愿意守家在地,敢于破釜沉舟,再闯荡一番事业的人,于是他们跑到东北,跑到黑龙江来了,他们埋头苦干,克服了种种的障碍,最终这些人挺起了胸膛,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那过去了的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皇心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皇心军并收藏那过去了的事最新章节第六章 上级来鲁西南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