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宁忙记者向西北方向发展铁路运输,以便与刚刚建立的乌拉尔工业园区建立联系的时候,东方各路诸侯门终于为他带来了一丝挑战的意味。

这次挑战的意味并不是因为东方各路诸侯们的实力得到了迅速的加强,事实上除了孙策那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在苏宁的支援之下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之外,其他人根本就没有能力在这个时候与苏宁对抗,之所以出现足以让苏宁重视起来的状况,主要还是因为东方各路诸侯们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蝴蝶效应。听说这是苏宁一直以来都极力避免的,甚至他为此还专门放跑了那个汉献帝,但是。由于他在之前的那些年里采取了太多招纳人才的措施,以至于现在那些原本应该在这个时候,初露峥嵘的人才们,却都在他的体系之中担当着合理合格的角色,因此关东的诸侯们难免因为他们的缺失而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当然为这个变化打开第一丝缝隙的并不是因为缺少了谁,而是因为某些人的突然到来,比如说荀彧和荀攸,荀公达便是提前好几年加入到了曹操的阵营之中,按照原来的历史,荀彧应该是在公元196年被曹操上表请求任命为侍中、守尚书事的,可是他在早些年前就已经投入到了曹操的麾下,并且还为曹操带去了许多两种体系的重要秘密,而他的侄子荀攸迅达更是在苏宁的书馆之中偷偷学习过去多年,掌握着苏宁许多重要的秘密,甚至还间接的猜测出了苏宁很有可能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物。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历史仍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变,只能说历史的惯性实在是太过彪悍,以至于即便出现了些微的改变,他也会按照原来的轨道继续行进下去,可是这样彪悍的牛顿第一定律已经无法阻止接二连三的改变,首先是应该在公元196年,进入曹营的郭嘉早就已经在苏宁的凉州体系当中担任起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要知道当时的国家也曾经投效过袁绍,但是他发现袁绍是个多毛少段的家伙,于是告诉在袁绍麾下的几个同乡之人,他要去投奔曹操,可是他的那些同乡之人并不同意他的这种想法,于是他自己只身离开。接替戏志才成为了曹操的首席谋士。而在如今的时空当中,他和戏志才早就已经被苏宁笼络到身边,因此曹操虽然依旧在关东冒出了很大的动静,但却并没有得到这两人的相处,若非他掌握这两种体系的一些秘密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策略,恐怕连这点动静他都闹腾不出来,但不管怎么说,如今的曹操依然是关中各路诸侯当中对凉州体系最具威胁的人物。

然而没有得到国家的曹操,显然在对外进攻方面缺少人才的支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四国演义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金戈铁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戈铁牛并收藏四国演义系统最新章节第672章 百将寻子—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