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换旧代,国号、税收、行政划分等都相应改变,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亘古不变的大道理依旧矗立在每个读书人的心里。

大齐落败后,百业待兴,大明经济发展缓慢,到了桂宗五年国家才景气一些。后来从学风气日渐盛行,科举制度在惠宗执政时期尤是鼎盛。

用当下俗语来讲,普通人家但凡是吃得上饭,只要家里出个带把儿的都送到学堂里去读书。

不为别的,读书治天下,只为想要将来入仕青云那就得读书。

沈家现如今虽是个小门小户,却也是四世同堂,祖上也曾是书香门第。只可惜人丁不兴旺。到了沈墨这代,只有他一人而已,膝下育有一儿一女。

儿子沈长安天资聪慧,抓周时径直抓走文房四宝乐得老祖宗合不拢嘴,连连直呼,吾曾孙必成大器。

是以,沈墨亲自教学,加之家庭书香氛围浓厚,沈长安耳濡目染,开辟鸿蒙较早。

沈长安三岁就认识三千两百多个字,不仅认识,还能读得出来,理解意思,组词。五岁时能将百家姓倒背如流,七岁写诗,初出茅庐之作传遍覃城大街小巷。

☎本书作者斗北提醒您《道长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在快*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kuaixs◔cc☎(请来快*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如此,神童矣。

惠宗三年,沈墨猝逝。

沈家一时间陷入晦暗漩涡,家境不如从前,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沈长安母亲的称谓也从小沈氏变成了沈大娘。

很长一段时间,家里饭桌上粟米缺席。只有太奶奶碗里和奶奶碗里才有碎米高汤,所谓高汤,不过也就是从去年冬季腌制的狗骨熬制的淡汤。

奶奶人已经糊涂,吃没吃饱都不会表达,每顿饭必是沈大娘亲自捧着碗喂。

在沈长安印象里,她总是歪着嘴角躺在老人椅里,一动不动。

而快九十岁的太奶奶却不同,身子骨比奶奶还好,笑眯眯注视她的两个曾孙。将碗里的高汤给沈长安、沈月喝。

每每这个时候,沈大娘皱起眉头劝阻。

不过,她是拗不过太奶奶的。因为在这个家里,太奶奶才是权威。

沈长安九岁那年,发了一场高热,险些死了。是太奶奶千里传书请来故友为沈长安救治,他从阎王那里捡回一条小命。

醒来以后,怪诞得很。

神童说自己要上青云宫出家。不顾高堂劝阻,日日打坐,嘴里念念有词。

沈大娘琢磨一月余,初始疑儿子是病症后悸,却不想他竟束发盘道髻。天,一个毛头小子盘什么发髻呢。出门是要被人笑话的。

沈长安可不怕笑话,遇人便说道。也不知他是从哪里听来的道理,竟然说的有几分门头。

沈大娘终于开始担心,和太奶奶深思熟虑后决定,将沈长安送去大恩寺开光受佛。

沈长安站在佛门前不肯进,合掌而立,口中磨叨叨:“道佛两家香,青烟不相绕。”

被沈大娘一记屁股踹,进去。

“忘不了你的道,别给为娘出来。”

在大恩寺受佛半月有余,总算是将沈长安挂在嘴边的道给戒掉。

二月初,沈大娘来接他回家参加县试,是夜。沈长安托腮打呼,对着满案的圣贤书半分也学不进去。

沈月偷偷趴在窗户边,笑咯咯道:“兄长不学书,当心娘亲打你。”

沈长安揉揉眼眶,单掌礼法,并不理会。

翌日,县试报名。

沈大娘早早将沈长安收拾妥当,生拉硬拽带去县署礼房报名。

报名只在当日午时二刻前进行,来的人又格外多,还有的更是天未亮就来排队,所以当沈大娘带着沈长安赶到的时候,县署礼房早就大排长龙。

二月晨风带寒,站立久了冻得人脚丫子疼。

沈大娘问沈长安冷不冷,若是受不住,就去里头的衙口偏角等会儿。

沈长安摇摇头,说不冷。

其实冷得他直默念道法,天地君亲师,保佑他千万别报名成功。

他不想读书,只想云游四海去修道。

“下一个,覃城三黄街沈长安。”属衙喊。

沈大娘伸手踮脚答应,这里,然后一脸笑意拽起沈长安奔赴过去。属衙指指案前的笔墨纸砚,言简意赅又带催促的语气。

“喏,将履历和互结保单写好,然后拿着单子在旁边等着,我们要一一核实。”属衙指指右手边一小队的人,说。

沈大娘不敢出错,替沈长安拿了笔纸过去。

“儿子,来,写。”

沈长安不解:“写什么?”

沈大娘一看儿子不争气的样子,一记拍头杀,“写你祖宗三代!”

“啊?”

“啊什么啊?写工整些,给礼官留个好印象,届时给你留个好考位。”沈大娘小声道。

其实她心里还是有把握的,监考官和礼官一定听过儿子的名字。

若不是沈墨猝逝,沈长安早该参加童试。

不过现在也还来得及。

“好好写啊。”沈大娘塞给沈长安笔,将纸铺在石案上,看着他落笔。

沈长安有些记不起这个履历要怎么写,他来到这边才九岁,九岁的孩子能干过些什么,无非就是玩儿泥巴,过家家。

这有什么好写的。

“你发什么愣啊。”沈大娘看了看队伍越来越短,这边等待核实的人越来越多,不由得催促儿子快写,写慢了,呆会儿就最后一个递交核书。

她忽然意识到沈长安一定是紧张所导致,所以缓和语气,道:“我来念,你写。”

“嗯。”沈长安见她果真有些着急,眉头一直不展,不敢再怠慢,立时握笔,恭听她说什么。

沈大娘掰着指头数。

“一为姓名,沈锡,二为年岁,嘉庚年,三为籍贯,鄠县覃城……六为容貌特征……”说到这里,沈大娘犹豫片刻,打量了沈长安片刻,不由得叹口气。

儿子这几月来,怎么越长越像小道士。

“嗯……”她一时想不出怎么形容儿子。

沈长安自言自语:“道骨仙风。”

“呔!”沈大娘及时打住他,“胡说,就写体格清瘦即可。”

写完履行,沈大娘满意的点点头。儿子的字倒是漂亮啊。

沈长安却皱眉,这字较之从前,退步不少,大概是孩童腕力不足的缘故。

到了互结保底,沈大娘从怀中掏出四人名单递给沈长安看。

“照这个写。”

“喏?”沈长安不认得这几个人。

“放心吧儿子,都是街坊邻居,他们不会害你,也不敢害自己。”沈大娘笑着说,十分有自信。

所谓童试互结,便是写出五个参加考试孩子的名字,相互作保,如若有其中一人作弊,五人连坐!

继而是具结,请本县任一廪生作保,证明沈长安不冒充籍贯,无匿丧等一切真实可靠的身份。

为沈长安作保的廪生名叫周志林,今年束发十五,是名秀才,正在南岳书院受学。

沈大娘找到他,只因周志林的奶奶是沈长安太奶奶从前的丫鬟。

此事隐晦。

沈家落败从前,在都城是个名门望族。

改朝换代,旧臣退居,百年更替便迁来鄠县。如若不是童试只查三代,定能将沈长安祖上刨出来。

礼官仔细核对考生信息,轮到沈长安,沈大娘暗悄悄给礼官行童礼。

所谓童礼,就是踏文礼。

除去应该缴纳的报名费,还有额外的谢礼费。顾名思义,孩子顺利参加完童试便可称为童生,童礼便是多谢监考官和礼官的三分关照。

沈长安不以为然,偏头不去看母亲送钱。

礼官的笔从先故作模样推辞三次,第四次才收下。此乃三拒谢礼,寓意家子考试顺利。

礼官看了看册子,复而抬首看沈长安,打量再三,确认问道:“这是神童沈锡。”

“不敢当,正是小儿沈锡。”沈大娘有意无意将沈长安拉到自己前面,好让礼官更加记住儿子的相貌。

不仅要知道名字,最重要的是考号和相貌。

礼官眼睛随之眯了眯,从手边抽出一张两指长宽的淡黄色卡纸。

“二月十六,县署礼房三厅考场,卯时二刻监考官点卯,别迟误。”

沈大娘福礼,多谢礼官大人。

沈长安懵懵懂懂,毫无反应。

沈大娘暗手捏了一把他屁股,说多谢。

沈长安疼得直龇嘴。

“多,多,多谢礼官大人。”

沈家落在覃城三黄街最里子的临水旧桥楼,沿着复旧的青石板一直走,走到最尽头就是了。

一路走回来,沈长安兴致不高,低头走。

走过饼铺,卖饼大叔招呼。

“长安要参加县试呐,来,吃个饼,顺利通试。”

路过包子铺,包子铺老板招手喊住。

“是长安啊,童试首中啊。”

路过布店,布店老板娘笑眯眯送沈大娘二尺三长、宽的红布。

“首中。”

沈大娘眼里都是骄傲的笑意,怼怼垂头丧气的沈长安。

“呐,大家都看好你,你怎么办?”

沈长安负手:“……”

儿子谨遵母命,天赐大福,无量天尊。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道长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斗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斗北并收藏道长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34.三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