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为了引出议和的论点,引经据典,搬出了东汉光武帝和北宋太宗的典故,殿中众人都是人精,自然听出了他的意思。但是与鞑虏议和的事情太敏感,即便有人赞同,也不敢当出头鸟,持反对意见的有心想驳斥,但杨嗣昌并没有捅破议和的窗户纸,想辩论也无从辩起,一时间殿内无人作声。

崇祯环顾一圈,对大臣们的态度很不满,点名温体仁:“长卿,你是内阁之首,朕的股肱之臣,对文弱的话有何见解?”

温体仁向来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选边站,讲究的是中庸之道,听到崇祯点自己的名字,心中哀叹一声,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斟词酌句地回答:“东汉初年国弱民贫,与匈奴议和,休养生息,是韬光养晦的明智之举;宋太宗时经过太祖的数年治理,国力不俗,且辽国铁骑自燕云十六州频繁南下,威胁大宋边境,为收回国土,兴师伐辽也是利国利民之举,奈何兵败高粱河,功败垂成,也不能说做错了,打仗嘛,本来就没有必胜的道理……”

崇祯一听非常失望,让你站出来是帮忙的,不是探讨古人的对错,要说钻研典故、以古鉴今,群臣大多是满腹经纶,比你强的人多得是。现在这一通废话下来,不仅没有帮上忙,反而隐约有赞同与清军开战的意思。

他看了看其他大臣,似乎没有站出来提倡议和的打算,决定实施事前另一个计划,迂回前进。

“今日除了考校一下诸位爱卿,另有一事也一并商议。兵部尚书杨文弱,无偏无党、勇于任事,朕拟提拔其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诸位觉得如何?”

崇祯的想法是,引导大臣提出议和的建议一时半会没有效果,那就提拔杨嗣昌入阁,以大学士身份继续掌管兵部,加强话语权,通过他逐步推动议和的计划。

这个决定顿时让群臣不满了,杨嗣昌被皇帝宠信,早就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了,现在他又隐约有议和的想法,还加强权力和地位,岂不是让他更容易得逞?与鞑虏议和这种让人戳脊梁骨的事情,说什么也不能让他杨文弱干成,让文武百官跟着一起背锅。

少詹事黄道周立刻站了出来,大声说:“陛下,杨文弱父母先后逝世,尚在丁忧期内,免行守丧出任本兵一职已经是于礼不合,如今再夺情入阁,礼乐崩坏,如何能堵天下悠悠之口?”

不少内心反对议和的大臣也纷纷站出来:“臣附议。”

崇祯大怒,朕为大明殚精竭虑,夺情任命大臣也是为了国事,你们这些庸臣在军国大事上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明铁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小雨非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雨非非并收藏大明铁卫最新章节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