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以前的古史近史均无武汉这个地名。但武昌、汉阳、汉口三地名却历史悠久。

先说武昌。武昌首现于东汉末年,时值汉丞相曹操率军讨伐东南的地方诸侯孙权。双方在长江中游两岸形成紧张的军事对峙。孙权为抵抗曹操的军事打击,在长江南岸严密布兵(其后的战争,史称“赤壁之战”)。其中今江夏至鄂州樊口一带,因驻扎有大量军队,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逐渐吸引商贾云集,街市摩肩擦踵,昌盛繁荣。孙权见状感慨道:此地因武而昌,就称此地为武昌吧!还有另外几种说法,本文不是学术论文,吾据己见,择优录取,其余不予赘叙。

不久,孙权在今鄂州樊口建都,特别自我陶醉自己“因武而昌”的命名,于是在鄂州的都城之地被命名为武昌。接着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改孙权的武昌为鄂州,将两个地名进行了对换,于是武昌二字就被迁移到现在的地方。清朝康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

再说汉阳。汉阳是汉口之父,故予先表。自古一直到离现在五百年这漫长的历史岁月,没有汉口。至于有人考证南北朝时期有文献提到汉口二字,笔者不认为此汉口为该汉口。至南北朝偶见“汉口”二字后的一千余年中再没见过有过“汉口”记载。而汉口之命名完全是明朝水利工程后由民间叫起,后官方认定所致。(下面将会谈到)

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江南为武昌,江北为汉阳。

汉阳称谓首现于公元606年。隋炀帝开国第二年,改与武昌隔江相望的汉津县为汉阳县。故隋朝之后的唐朝诗人崔颢有诗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诗句。

元代改为汉阳府,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撤汉阳府,属湖北布政使司武昌府,十三年(1380年),恢复汉阳府。明末,汉阳府领县有二:汉阳、汉川。清朝时,汉阳府辖有汉阳、汉川、孝感、黄陂共4县加一个沔阳镇。

再说汉口,相比武昌、汉阳,那就年轻得太多。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在明代成化年之前,汉水不是从现在的龟山北边流入长江,而是从龟山南边这一大片地带歧道漫分,呈扇面分布,多口入江。(地址相当于月湖,长江大桥北岸引桥一带)汉水在汉川之上水面宽阔,但接近长江时几乎无成型的入江之口,(没有汉水入江之口,也就是说没有汉口)每逢涨水季节,上游下来的的汉水四处泛滥,涝灾年年发生。明朝成化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张明方偶感随笔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大江北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江北岸并收藏张明方偶感随笔选最新章节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