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在道观长到十岁,幼时曾听师父说过,出生之后恰逢鬼子来袭,师伯师叔收拾家当下山抗日,誓与百姓共存亡,从此一去不返,再不曾归来。”

六年未见,老林精神矍铄不改,面上沟壑却更深刻,眉间三道深痕,即便是面无表情的时候都清晰可见。只是他风采卓然,傲然风骨,纵然面容老去,站在那里却丝毫不敢让人小觑。

“我自幼所学,都是普济群生竞行忠孝,节衣缩食毁家纾难,助国保民方得天心。”

“我长到三十余岁,才第一次有了保家卫国的机会。”

“正规战场自然轮不到我们,我那时所在的百人民兵连,只有半数人持枪。七九年一整年,都徘徊在后方阵地,修路除障,看押俘虏。”

老林面朝窗外,背对着屋内三人,像是沉浸在旧日回忆,缓缓说。

“最惊险那次,当属给谅山618高地运送干粮回输伤员。”

“敌军正面战场上与我军无法匹敌,索性在后方打起了游击战。遇险当晚,我民兵连行进到高地附近公路上,被一股三十余人的敌军伏击了。”

“敌军武器精良经验丰富,先歼我先头部队,再断我军退路,机枪炮仗火力轰炸,一直持续到黄昏。”

“连长牺牲在我身边,被从天而降的手榴弹炸成了碎片。我生来命硬,昏倒醒来才发觉,左半边腿毫无知觉,竟是连动也难动一下。”

“大部分战友已趁着浓浓的夜色撤退,那种情况下,我便是咬碎一口牙也绝不会开口求救。人人性命宝贵,怎能为了救你一命,拖累整个连队行军速度?”

“我怀里揣了手榴弹,只等着敌军下高地搜查战场便与他们同归于尽。”

“我能活下来,只是多亏了当时的一位京族老乡,阮东朗。”

“东朗在民兵连担任翻译,大我十岁,平日里便与我处得极好。遇袭当晚,他并未负伤,本可趁敌军火力停顿之机,迅速撤离战场。可东朗为了救我一命,不离不弃,甚至宁愿背着我缓慢行进,也不愿放弃我独自后撤。若不是第二天早上,筋疲力尽的我们遇到了前来接应的后续部队,我与东朗二人能否幸存,且还是个未知数。”

“我受东朗救命大恩,此生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所以,十五年之后,当年近六旬的东朗辗转找到我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拒绝的要求。”老林转过身来,定定看着林愫,说。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白夜问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touchinghk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touchinghk并收藏白夜问米最新章节152、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