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微微笑了,王叡替自己回了南阳大长公主倒是比自己反驳她要好,便起身招手示意,“大长公主想是才自平城外面来,先坐下再说话。”

南阳一向对朝政从来没有兴趣,也不大懂得朝局变化,今天她上殿反对处罚法秀,虽然是被人利用,但其实究其根本却是为了自己好。

这么多年了,她一直是最支持自己的人之一,她没有任何目的,只为了她们间的友情。她希望自己在宫里得到稳定的地位,她赞同自己与李弈在一起幸福的生活,她担心太上皇帝想将自己接到公主府,就在不久前源贺出征河西平叛时,她还利用过去在沃野的势力帮助自己调动了几千兵马协助平叛。

南阳大长公主的好心与太上皇帝想借着弘扬佛法谋夺皇权是完全不同的,也正与朝中许多人想法一样,他们崇信佛教,便对佛门一味地宽容,此时皆反驳王叡道:“诛杀法秀,岂是保护佛门?”

“太武帝之所以灭佛,正是因为征战平叛中发现寺庙里藏有兵器——寺庙中如何有兵器?还不是因为佛门日益骄横?眼下魏国的僧尼经历了二十年的厚遇,骄横之态不下太武帝时,连朝廷的约束都敢反对,”王叡就道:“法秀谋逆一案如果眼下不加严处,将来恐怕也要与太武帝时相类,那时佛门便要重临一场大灾难。”

“太皇太后睿智天成,深思远虑,知风起于萍末,更需防微杜渐。此番朝中设立官员参与佛务,正是要帮助佛门整齐法度,管理僧尼,避免再出祸端。”

“法秀之案,恰逢其会,高中书令审明他的确聚众谋反,自然要依照朝廷律令惩治,且唯有如此,方能清除佛门败类,保护僧尼不受败类的牵连,免除将来再次惹恼帝王,佛门再历经太武帝时惨状。”

“自古以来,万物一理,盛极反衰,否极泰来。不知大家可还记得崔浩司徒,他因信奉道教,便一力劝谏太武帝灭佛,最后身死族灭,正是不通盛衰变迁之理。反观道家的寇谦天师,推行天师道,拯救无数黎民,成为国教天师,使得道家兴盛至极,却在太武灭佛之时再□□对灭佛,不但保全许多高僧,亦保全道教。是以佛教重新兴盛,道家却也没有没落,更没有受到打压。”

南阳大长公主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听了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而太上皇身边的高僧,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自太武帝灭佛中逃出来的,当时亲历的悲惨情形深深地刻在骨髓之上,此时更为动容,“原来太皇太后并非打压佛门,而是为佛门谋得长久生存之计,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绯闻太后的真实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金波滟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波滟滟并收藏绯闻太后的真实人生最新章节留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