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深秋傍晚的寒风吹在身上 好像夹着刀子一样。杜中宵缩了缩脖子 看见前面卖酒的韩家脚店 不由露出了笑意。

跺了跺脚 杜中宵进了韩家脚店。

柜台后面托着腮百无聊赖的韩月娘听见动静 抬起头见是杜中宵 笑道:“韩家大哥因何事耽搁了 今日却是来得有些晚。”

杜中宵把挎着的篮子放下 呵口气道:“今日熬得久一些 路上走得又慢。”

韩月娘起身 打了一碗酒 转出柜台来道:“外面起风了 着实寒冷。这一碗酒大哥喝了 暖暖身子。现在时候还早 并没有客人。”

杜中宵谢过 端过酒来 一口咽下肚里。

酒是水酒 下肚并没有火辣辣的感觉。一口冰凉吞进肚里 反而打了个寒战。

韩月娘看见 忙道:“却是忘了 给大哥把酒煎一煎。”

放下碗 杜中宵道:“哪里那么多讲究 喝口酒 待上一回也就暖了。”

说完 杜中宵把身边篮子上盖着的布揭开 道:“今日买的羊蹄肥美 煮得稀烂 味道都入进去了 必然好吃。现在正热 姐姐不妨吃一个尝尝。”

“我却不吃那些油腻的东西。”韩月娘笑一笑 转身回了柜台后面。

杜中宵微摇了摇头 在桌边坐下 歇一歇 暖一暖身子。

正是深秋 天气一天冷似一天 眼看着就要到冬天了。外面的树叶早已枯黄 不时有残枝败叶 随着秋风从树上落下来 在风中飞舞。路上行人不多 大多行色匆匆。

看着外面 杜中宵有些出神。

此时正是北宋宝元二年深秋 西北在范仲淹和韩琦的主持下 天下初定的时候。打了多年的仗 看似强盛的大宋 钱财花了无数 却最终无力平定西北党项的叛乱。朝野不管是官府还是百姓 早已苦不堪言。议和的言论出来 到底还是拥护的多。

杜中宵也听到了西北议和的消息 心中却有说不出的味道。他的灵魂并不属于这个时代 几个月前 不知怎么回事 一梦穿越千年 来到了这个看似繁华 实际却是烈火烹油的时代 成了许州临颖县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对于一个后世的灵魂来说 议和?杜中宵听到这两个字便不由撇嘴 历史上大宋被这两个字害得何其惨也。

甫到这个世界 还没等给自己规划一下未来的宏伟蓝图 生活的重担便扑面而来。

宝元二年是大比之年 杜中宵前世大名鼎鼎的司马光便是这一年的进士。杜家也不知道怎么修来的福气 杜中宵的父亲杜循也得发解 过年之前到离此不远的开封府去应试。

父亲是举人 依着杜中宵前世的经验 自己的起点何其高也。却不知 杜家的噩梦却由此开始。从杜循带着拼凑来的盘缠离开临颖 杜家便就迅速破败。

杜家只是一个勉强温饱的普通农家 因为前几代出过做官的人 家传诗书 算是耕读传家。杜循去开封府的路费东拼西凑 借了不少债 把家底一下子耗光了。

这一次科举杜循的运气不济 省试都没过 便名落孙山。家中贫困 金榜无名 杜循在开封府便就病倒了。强撑着从开封府回乡 病情越来越重 等走到县里 家中便就没有了他的消息。

母亲在家中左等右等 等不到丈夫回来。到了秋后 地里的庄稼收了 心一横带着杜中宵赶到了县里 住在这里查访丈夫的消息。

为了给杜循凑进京的盘缠

卍本书作者安化军提醒您《风雨大宋》最新章节在快|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kuaixs.cc卍(请来快|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杜家早已是家徒四壁 住在县里花什么?赁了两间房子暂住之后 母亲给人浆洗缝补赚些钱财 让杜中宵四处查访。只半个月 杜中宵与母亲便就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想到这里 杜中宵不由暗暗叹了口气。他到底多了一千年的见识 见如此下去不是办法 便想了个赚钱的法子。宋朝人吃的最多的是羊肉 每日屠户那里都有大量羊蹄 价钱极是便宜。杜中宵便就去低价买了羊蹄 让母亲在家中收拾卤了 到这些街边卖酒的小脚店来 卖给酒客下酒 好歹帮补一下家用。

想起这些 杜中宵除了叹气还是叹气。一下子穿越千年 他还没有来得及适应 家中的千斤重担便就一下子压在肩上。自己有无数发家的法子 但能解决目前吃饭问题的却没有几个。每天一睁眼 便就要担心今天的柴米 哪里还有其他的心思?羊蹄都是从屠户那里赊欠来的 卖得少了一点便就要亏本钱 真是一点闲心思没有。

举人?进士?想起来杜中宵只有苦笑。前世学过一篇课文《范进中举》 范进中了个举人便就如同上天了一样。可惜 那是明朝 不是宋朝。宋朝的举人只是一种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除非特殊情况 科举过后资格便就消失。

宋朝的举人基本没有什么特权 就连赶考的路费都是自己负担。对于杜家这种小农之家来说 参加科举是极有风险的事情 一不小心便就家底败光。临颖离开封府不远 饶是如此 杜家也已经搭上了多年积攒的所有财富 还欠了外债。那些远离京城的地方 读书人参加科举要背负什么压力 可想而知。一路乞讨进京赶考 并不夸张。

前世印象中的古代 与自己面对的这个真实的宋朝 其实是两个世界 这让杜中宵很是无奈。他要慢慢适应 印象中的知识多少能用 有个大大的问号。

北宋的科举 特别是中前期 与后来的科举为了笼络读书人是不同的。这个时代的科举是为了收拢散落民间的游侠和游士 为这些社会不安定分子而设。前世印象里朝廷对读书人的优待 是经历了多少年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 这个时代并不多。

举人啊 为了父亲杜循这个举人 杜家已经是家徒四壁 最终却一无所获。这个年代对于底层民众来说 读书做官是一种赌博 赢的几率并不高。一考定终身 一旦在开封府的科举中失利了 便就本钱输光。所以每年科举之后 开封府总有跳河上吊的举子。

看着外面飞舞的落叶 杜中宵使劲揉了揉额头。到这个世界几个月而已 杜中宵连那个名义上的父亲都没见过。但每日与母亲生活在一起 受到她的感染 杜中宵心中也是焦急万分 不知多想见到他。

韩月娘在柜台后面看见杜中宵的样子 轻声道:“大哥又想韩秀才了?吉人自有天助 放心 过些日子必然会找到大叔的。”

杜中宵微摇了摇头道:“借你吉言 希望如此吧。”

宋朝科举第一步便就是在本州发解 参加发解试 中了便是举人。举人下面并没有秀才这一级 秀才是对读书人的尊称 没过殿试没做官都可以称秀才。杜循过了发解试 可以称其为举人 也可称乡贡进士 为许州进士 也可称秀才。

正在这时 店主韩练从后面出来 看了看店里道:“怎么 还没有客人?”

韩月娘看了看外面阴沉的天空 道:“太阳还没有落山 客人只怕还要等些时候。”

韩练笑道:“这天阴的 哪里看得到太阳?你先准备热酒。”

韩月娘答应一声 准备热酒的汤去了。

看着韩月娘转身离去的背影 杜中宵微微有些出神。

韩月娘皮肤白净 面容姣好 性格文静 心地极好。这些日子 杜中宵有意无意地总喜欢到她家的店里来坐一坐。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杜中宵正是十六岁的年纪 不知不觉便就被吸引。韩月娘对这个做事踏实、性格沉稳的少年也不讨厌 两人说得起话来。

杜循到底是举人 只要家境好起来 这个身份便有用处。比如 地方上的很多事务都可以作保人 官府那里能说得上话 州里县里的好差事 可以先挑着做。这样的家世 对卖酒的韩家来说 算是高攀了。

一切的前提 都是家境要好起来。像现在这样 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还欠着债 举人这个身份是半分用处没有的。

想到这里 杜中宵只有叹气。世上最难的事便是起步。如果现在家里有几百几千贯的本钱 杜中宵能想出许多种方法去赚钱。但现在从天亮到天黑 每日都为了填饱肚子奔波不停 那谁有办法?

后边即使找到父亲杜循 再加上替他治病 家里的负担只会更重。靠着乡里仅剩的五六亩地 哪里能够解了现在的困境。必须想别的办法 最好是做生意 才能改变家里的现状。可做生意就要本钱 杜中宵哪里找本钱去。杜循去开封府赶考的时候 杜家能借钱的地方已经借遍了 现在借都没地方借去。

想起这些 杜中宵只有叹气。改变境况 不知还要花费多少功夫。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漫漫长路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真正开始。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风雨大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安化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化军并收藏风雨大宋最新章节第161章 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