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御史取了宋时父亲并曾随行去南方的几名家人的证词,又将宋时家的杀虫剂、有机肥、肥皂、蜡笔、玻璃、水泥等物各取了一份,用蜡纸封裹好,呈送御前。

他在南方便带人建玻璃、水泥、肥料、杀虫药工坊,劝当地百姓开山作梯田,引山中水灌田。当时亦令地方禾稻丰产。但他在南方种出的水稻也是收成略高、穗更饱满些,的确没有在汉中时这样一茎十三穗的嘉禾。

在南方已经能做出这些东西,看来他天生便爱这些实务,倒不是跟了周王才有所得。

新泰帝一面听御史奏报,一面粗粗看过托盘上的东西,皱着眉问道:“周王入京那次,桓凌不是呈上一部种嘉禾的笔记?那里写的肥料与他在家用的有何分别?因何在汉中种得出祥瑞,在南方膏腴之地倒不成?”

王太监应声道:“那笔记交户部研习了,陛下可要传户部来人应对?”

天子点了点头,他便立刻叫养心殿总管太监去传户部左侍郎郭敦进宫奏对,又安排人领顾总宪带着熊御史退到侧殿歇息,候着圣上传唤。

不一时郭侍郎上殿,王太监便带着人人将都察院查问到的笔录和东西托到他面前,代天子问话,让他查看眼前之物与宋时笔记中记载的肥料、药品有什么异同。

亏得郭侍郎不是那等万事只交给底下人办的,自己早早地把宋时的笔记研习了一遍,在眼前众托盘里挑剔几回,说道:“差不多是这些东西。只是肥料里差了一样‘磷肥’,一样‘制草木灰精’,还有一种‘肥田粉’。那肥田粉他笔记中说是须炼黄铁之精为酸液,淋洗炼铁煤的烟气而成,制作不易,但也可以不用,只用高温堆熟的农家肥即可。”

王太监心细如发,当即问道:“咱家也听说锅底灶灰能肥田,他便再精炼也不能把草灰烧出仙丹来,所以他种得嘉禾,是为用了‘磷肥’,还是要再加一个肥田粉?”

郭敦道:“应当只是磷肥。这样肥料从前无人用过,是他在山里寻得,见那种石头块然嶙峋,故为之取名为‘磷’。”

这个磷字还是他特为此肥造出来的,可见这肥料之珍贵。

汉中产这等肥料也有数千年,早不曾遇识者,直到圣上将宋时发到汉中,才有因缘遇合,叫他这天子门生、三元才子撞上磷肥,致有去年秋收几十本祥瑞嘉禾的异象。

此乃圣德所致,天定缘数,使大郑得此良人、得此良矿、得此良法。

郭大人颂起圣来连王太监都要甘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穿到古代当名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五色龙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色龙章并收藏穿到古代当名士最新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