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的这次月考,诗词卷的考题是“思念”,沐晨宾最最思念的当然是自已的父亲、母亲,其次便是大明朝的小兰儿徒弟。

于是沐盛滨默念了几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抄下这首清代诗人黄景仁的《绮怀》。

《绮怀》原本共16首,这是其中最著名最优秀的第十五首,虽然沐晨宾对公主徒弟更多的是亲情,但此诗也能聊表思念之意了。

《绮怀》一行行展现在黑板,台下同学欣赏水平还是有的,惊叹声四起,纷纷提笔抄写。待大家都抄完后,方菲激情四射地朗诵她亲手写的译文:

“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银河红墙对我来说是那样的遥远。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

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

回想起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吟诵完毕,方菲长叹一声:“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叹完,她又具体分析全诗:

首联“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诗中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

第三联“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对照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

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文娱大师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亦释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亦释纾并收藏文娱大师的日常最新章节第178章 呃,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