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伯阳(约100—170),东汉著名炼丹家,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人,为高门望族之子。世袭簪缨,唯有魏伯阳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之。魏伯阳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瞻文词,精通纬候,恬淡守素,惟道是从。视轩冕,如秕糠。

魏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共三卷,其说似解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他兼及内丹和外丹,被後世奉为“丹经之祖 。魏伯阳的思想对道教的炼丹术影响很大,被世界公认为留有著作的一位最早的炼丹家。

炼丹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中国炼丹术大约始自春秋战国时代。到了汉代,炼丹术在封建帝王和豪强贵族的资助下取得长足的进展,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为后世炼丹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魏伯阳所撰的《周易参同契》就是世界炼丹史上最早的一部理论著作,历代炼丹家对此书均很重视,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

《周易参同契》全书共约6000余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及少数长短不齐的散文体和离骚体写成的。该书“词韵皆古,奥雅难通 ,并采用许多隐语,所以历代有很多注本行世,仅《正统道藏》就收入唐宋以后注本11种。《参同契》是一部用《周易》理论、道家哲学与炼丹术(炉火)三者参合而成的炼丹修仙著作。历代注释名家对它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存在着分歧,有的认为魏伯阳讲的是烧炼金丹以求仙药的外丹说,有的认为魏伯阳主张调和阴阳,讲的是靠自身修炼精、气、神的内养术,即后世所谓的内丹说;有的认为在《参同契》中,外丹说、内丹说二者兼而有之。今人王明认为,“《参同契》之中心理论只是修炼金丹而已 ,并斥责内丹、房中、服符、昼夜运动、祷祀鬼神等为徒劳无功的旁门邪道。此说可取。

魏伯阳不只是囿于阴阳五行学说,他还提出了相类学说。他认为阴阳相对的两种反应物质还必须同时属于同一种类,“同类 的物质才能“相变 ,“异类 物质之间则不能发生反应。他说:“欲作服食仙,宜以同类者。……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

⅝本书作者白衣提醒您《致命鉴宝师》最新章节在快▴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kuaixs◦cc⅝(请来快▴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若药物非种,名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纪纲,虽黄帝临炉……亦狄和胶补釜,以硇(氯化铵)涂疮,……愈见乖张。 这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有其内在原因的。这大概是根据炼丹家们一些失败的教训而总结出来的。魏伯阳的这一理论虽然遭到葛洪的反对,但到了唐代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它毕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实际上,魏伯阳的这个相类学说是化学亲合力观念的前身。

魏伯阳还认识到物质起作用时的比例很重要,并已经观察到胡粉(碱式碳酸铅)在高温下遇炭火可还原为铅等化学现象。在《周易参同契》中,魏伯阳还记述了升华装置(丹鼎),把丹鼎看作一个缩小的宇宙,阴阳变化、万物终始都在其中。

关于《参同契》创作本意是外丹、内丹(清修)的争论和分歧由来已久。由于《参同契》和内丹的兴盛是在理学及佛教倡行的宋元时期,内丹家大多以清修派立场来铨释其内容,即使某些双修派也只能通过一些隐语秘诀来表达其意。实际上,魏伯阳旨在通过建立大易、黄老、炉火“三道由一 “的天人丹鼎修炼模式来创构一个无所不包的神仙长生炼养理论实践体系,外丹与内丹都被他融于其中。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致命鉴宝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白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衣并收藏致命鉴宝师最新章节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