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以为就是答案的,其实这只是一个片段。

赖茜问:“郑和当时肯定是带一些瓷器和丝绸到这边,那么他又带什么回去呢?”

苏洋说:“当时还是带回一些有趣的东西呢。

郑和七下西洋不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九月二十日,南京,永乐帝率文武百官出奉天门,早有一头怪兽等在承天门外,由西洋渡海归来的郑和,从麻林国得到一头名叫“基林”的怪兽,该兽外形似鹿,头生肉角,它不鸣也不叫,站在地上东张西望。为防其逃跑,早已给它套上了笼头,缰绳由人牵引。

这头怪兽与中国典籍中记载的麒麟极为相似,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便是麒麟,举国震动,臣民围观者如堵,各自欢喜赞叹不止。热闹场景正如沈度的颂诗所描述的“臣民集观,欣喜倍万”,有诗赞曰:“西南之诹,大海之浒,实生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马蹄,肉角黦黦,文采焜耀,红云紫雾,趾不践物,游必择土,舒舒徐徐,动循矩度,聆其和呜,音协钟吕,仁哉兹兽,旷古一遇,照其神灵,登于天府。”

在百姓的团团包围之中,这头麒麟耸着长脖子和麟首,早已越过众人的头顶,它的两只肉角嵌入了帝国的天空——长颈鹿的身高可达六到八米,时至今日,这仍是地球上最高的动物,《明史·外国传》中提到了这头神兽的外貌:“麒麟前足高六尺,颈长丈六尺有二,短角,牛尾,鹿身”,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无异于神迹。百姓的欢呼声迭起,幸福的光辉将他们笼罩,而那头瑞兽受到惊吓,想要拔蹄狂奔,却被缰绳拽住,原地踏着蹄子,触地之处,尘埃升腾。

永乐十二年的这场瑞兽观摩仪式,其背后有着更为久远的典籍作为支撑。麒麟的原型出现在春秋时期,据说孔子降生时,有麒麟出现,口中吐出玉书。到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之说,他认为君王的作为与上天相关,上天虽不像人一样会说话,但上天的意志可通过某种“祥瑞”或“灾异”的现象显现出来。在董仲舒看来,如果君主政治清明、社会太平,上天就会降下麒麟、白鹿、嘉禾、醴泉、甘露等祥瑞之物以资表扬。如果君主昏庸,不行德政,就会激起天的震怒,出现各种灾异现象,例如水旱灾、火灾、地震、日蚀等等,以示对君主的警告和惩罚。

这些观念流布甚广,一直在帝国政治话语中发挥作用,笃信这一体系的帝国君主,时刻寻找祥瑞,地方官见到异样的动植物,就会当做祥瑞,送到京城去,皇帝一高兴,就会给献瑞的官员更高的官职。

上有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打捞激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蒋三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蒋三石并收藏打捞激情最新章节第276章 碰到王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