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对于周边的国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策略,基本上是属于碰到什么问题就具体处理什么问题,还缺少一些超越前代的气魄与远见。

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即使没有张华的到来,李世民他们也会慢慢地意识到,国力的强盛势必会激发统辖世界的野心。

为了避免唐王朝走向无限制地追求领土扩张,干涉他国内政的歧途,魏征提出了著名的“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方针。

这个方针主张在处理对外关系时采取审慎克制的态度,通过和亲、羁縻等非武力的形式,维系睦邻友好的外交环境,站在互利共赢的立场上处理国际关系。

同时通过增强自身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达到“以文德绥海内”的目的。

这个方法不能说有错,甚至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其实是很正确的。

一定程度上来说,孔颖达说的“国虽大,好战必亡”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但是张华显然有不一样的看法,并且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因为很简单,历史上大唐的方法如果很正确的话,就不会有后面的其他朝代了。

至少像是安史之乱,就是典型的羁縻政策的失败产物。

什么叫做羁縻?

这个词似乎有点生涉!

其实也很简单。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解释说:“羁,马络头也;縻,牛靷也”,引申为笼络控制。

所谓“羁縻”,就是一方面要“羁”,用军事手段和政治压力加以控制;另一方面用“縻”,以经济和物质的利益给予抚慰。

唐朝对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和宋、元、明、清几个王朝的土司制度有点类似。

这种制度的一个前提,就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

记住,是在军事力量笼罩之下!

这个很重要!

这种地区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徵性的进贡,但是负有一些责任,如忠於中原政府、不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等。

大唐国力强盛的情况下,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甚至是有利于大唐,不利于落后各族的。

因为汉族统治阶级可以缓慢地伸展势力,安置州县,逼迫各族逐步后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山堂并收藏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最新章节第668章 大家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