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坐在电脑屏幕前,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

他正在看孙硕老师推荐杨曦专辑的那条微博下面的评论。

“哇,孙老师果然不愧良心推荐之名,里面的歌太好听了。”

“就是,感觉那几首校园民谣风的歌曲,和孙老师早年最经典的歌曲相比,也不遑多让,甚至还要超出一筹(手动滑稽)。”

“他妈的,那首平淡日子里的刺唱哭我了。”

“听完那首我怀念的,心里堵得慌,点了一根烟,然后一连循环听了二十多遍。”

“……”

孙硕微博粉丝众多,但每天看他微博的人毕竟是少数,他大前天晚上发的微博,很多人都是后面几天才注意到。

他的粉丝一进入微博,发现他的这条微博评论和点赞这么高,纷纷升起好奇心。

进去一看评论,几乎一水的好评,都是忍不住去听一下杨曦的专辑。

有些人可能不太喜欢,但哪怕几十个人有一个人买了,汇聚起来,销量都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

昨天晚上,音乐之声的知名乐评人张涵推荐了杨曦的专辑。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从词、曲、编曲、演唱等专业角度评论,而是足足用了上万字饱含深情的讲了自己的故事。

很多时候,一首歌下面的评论里,点赞最高的往往并不是那些专业的评论,而是一些抖机灵、耍小聪明的段子和讲故事的评论。

苏景上辈子那个时空是这样,这个世界也是如此。

究其原因,绝大多数听众根本不通乐理,专业的评论根本看不懂,你说那个贝斯如何为如何风骚,编曲如何如何出彩,网友只是觉得好高端好厉害,但是却无法引起他的共鸣。

而段子可以让人会心一笑,故事只要认字的都能看懂,让人更有参与感,更有共鸣,所以点赞率自然会更高。

但是,这样讲故事的评论前几次看到,人们还会被感动一下,后面看的多了,发现很多根本就是复制粘贴过来骗赞的。

有些故事更是漏洞百出,明显是虚假的,所以反而让人深恶痛疾。

张涵的故事是真实的。

趁着酒劲他将自己彻底撕裂开来,回忆起深藏心底的点点滴滴,每一行文字中都饱含着浓烈的情绪。

他回忆起十多年前的那些欢笑与泪水,甜蜜和挣扎。

他真实的面对了那些不堪的岁月,将一个男人的无助和彷徨**裸的展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文娱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关忆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关忆东并收藏文娱年代最新章节致读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