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多的人在谈论它 那一定意味着真正得到它的人太少了 因为人们都太想追寻它。

十年前 失恋的时候 还没有手机 没有电脑 没有微博 没有豆邮 没有

在冬天的街道 众目之下跑出晚自习教室 用颤抖的手打开自行车的锁 整个人在夜风里抖。骑车骑到最近的一个公用电话亭 用省下来的钱买电话卡 给他打了一通长途电话。他接了 一句话也不说 我不知道说什么 我不懂得骂人放狠话 只是问他为什么。然后没多久 电话卡就爆了。什么都不必再说 默默回到教室 就像刚刚做了一场梦。

现在 也只记得那么一个画面了 其余的都忘记了。后来 看过许多的人在我面前掉眼泪 原因各种各样。不管是叱咤红人 还是低调沉稳的 不知道被什么击中 都像得了一场重感冒一样 突然就流泪了。

时常都会诧异 那样的一个人 怎么也会那样去想?后来发现 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我就不能更幸福一点?——这样的声音太容易在心底升起 无一例外。

就像无一例外 所有的女人都必然经历恨嫁的阶段。只是不知从何开始 这个时代已经进化到还没恋爱就开始恨嫁。

以前她们告诉我 你会有一个时期疯狂地想要找个人嫁了 那个时候遇到一点安定和温暖就很容易投降。难道时机真的是打败你的最终必杀武器吗?

女朋友和我说 不知道现在的姑娘都在怕什么。想当年 我们怕的是下个月的房租怎么办 几年之后还是这么穷怎么办 万一真心爱上一个穷人怎么办……

婚姻是什么 那是当年的我们高攀不上的东西。现在 举目皆是 举国上下都在聊这个问题。

她们说:“你知道吗 最愤恨的事 是好不容易休息一下看个电视 却看到‘90后’得瑟地站在屏幕上相着亲。”她们问:“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还在青葱岁月居然都没有恋爱谈 非要跑电视上体会一下当‘剩女’的感觉?”

越多的人在谈论它 那一定意味着真正得到它的人太少了 因为人们都太想追寻它。越多的人在思考什么 那一定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真正的答案是什么。

就像生活 就像爱情 就像婚姻 是永远的永恒话题 永远没有定论 因为任何这其中的一件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 一个人要真正理解感情这件事 就永远不要执着于自己的感情本身 否则永远不可能理解。

我们的剑钝得不堪一击 我们的审美标准被搅得混乱不堪 我们的灵魂被困在一隅之地。一点愤怒就能失去理智 一点伤害就能中箭倒地 一点背叛和欺侮就能一蹶不振……

内心看似有丘壑 却不知道如何面对一个陌生人 更不知道如何去打探到他的内心。在自卑与自傲中频繁跳跃 连一个人渣的调情都要怀疑是否有真爱的可能性。

可其实走完一段之后回头看 真正能被记得的事真的没有多少 真正无法忘记的人屈指可数 真正有趣的日子不过是那么一些 而真正需要害怕的也是寥寥无几。

其实 你什么都不用怕 走着走着就又到了下一个回头看的日子。

怕老是没有用的

一生的事 原来几分钟已经说尽。

五位平均年龄超过81岁的台湾老人 一个重听 一个癌症 三个心脏病 却组团骑着摩托车挑战环岛旅行。这个真实的故事 后来被拍成广告短片 片名为《梦骑士》。当他们坐在餐厅里 垂垂老矣的模样 大概连医生都不会相信他们还能再跨上摩托车。

是在家中等死 还是死在路上?想想几十年前 他们在海边一起拍摄的照片 那个时候个个英姿勃发、青春洋溢 如今死的死 只剩下他们五个……拍着桌子站起来:“我们去骑摩托车吧!”

就这样。上路!

片尾有一幕定格的画面:他们站在多年前去的那个海边 带着与老友的旧合照 带着妻子的遗照。短短几分钟回顾 从青春年少 到扔掉药丸、扔掉医生诊断书、扔掉拐杖 然后站起来 骑着摩托车穿越黑夜白昼。

一生的事 原来几分钟已经说尽。但他们已无憾 因为找回了自己的“梦” 变身为梦骑士 鼓舞了多少还握着青春的芸芸众生。

关于老去的梦 2011年的夏天国内也有一部电影上映——几度抑郁寻求自杀的老人 被重新点燃起生命火光 于是 一起上路。片中老人的勇敢和执着 刺激了无数中国人的泪腺。

我们好似从未需要这样郑重地去面对一个问题:这个国家的老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多 老龄化成为无法逾越的社会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将老去 你将老去 无人幸免!

殷勤侍奉、吃喝不愁 就能安然地、健康地度过那短暂的余生吗?含饴弄孙 伴随着奶瓶灶台 继而伴随着药瓶 频繁进出医院 这样的生活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吗?恐怕是 即便身体康健 心灵却日益荒芜。

寂寞才是最无形的冰雪 当你老去之后 更是雪上加霜。任凭时光在前半生如何优待你 到得最后 没有人再获豁免。疾病、衰颓、孤独、脱离尘世的边缘感 那么轻而易举地击溃每一颗曾经坚强的心脏。没有人再愿意听他们唠叨那些前尘往事 没有人再有耐心陪着他们细数时光 亦没有人相信他们还有梦!

想象一下 当你老去的时候 你该怎么办?你会不会恐慌?

时常觉得人生干脆就定格在四五十岁就好 再活下去已是多余。难道美人迟暮真就是世上最辛酸惨痛的事情吗?

一对老夫妻 年龄加起来超过一百岁 当别人都在家含饴弄孙的时候 他们却背起行囊上路 开始穷游世界之旅。睡沙发 睡机场 全副身家扛在身上:不懂外语 交流全靠简单英文字句和手脚并用的比划。这样的事 在多年前听起来一定像虚构的。但如今 却是真实的故事。

许许多多有待完成的心愿 环游世界、梦回故乡 以及找到曾经那个爱到灵魂里的人 你完全可以把这些梦想重新提上日程。

电影《给朱丽叶的信》讲述了一个寻回旧爱的故事。五十年前 一位懦弱的英国姑娘在意大利的乡村邂逅了一位热情的男孩 他向她描述着这片土地的美好以及热诚 她深深迷醉 相约在某一天 携手回家乡生活。然而 姑娘没有赴那个私奔之约。她把这遗憾与纠结写成一封信 压在石头缝里。后来他们各自结婚生子 将彼此遗失在了茫茫人海。

五十年后 一位年轻的姑娘在石缝里发现了这封信 并且回复了她 鼓励她寻回真爱。满头银发的老人 千里飞来寻找当年的恋人。一次次失望之后 在那个日光之城 葡萄园农庄 他们终于相会 一笑泯前事 结为夫妻相伴终老。

如果人生的遗憾与悔恨 都在五十年之后重新找回勇气去拾起、去告解、去圆满 并且获得命运最终的答案与宽宥。那么 老去 是不是也不再变得那么面目可憎 甚至会令人心生希冀与感动?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 总有太多理由要面对 总有太多包袱要背负 总有太多选择可以选择。到了最后 路越走越窄 好像往前再走一步 就是死胡同。到得那天 却发现 你拥有最多的是时间 拥有最少的却也是时间。掰开手指一算 那样的时间也只得去做那么一两件事了。

也只有在那样的时刻 才是真真正正明了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是什么了吧 才知道此生做过那么多梦却只有一两个梦如鲠在喉 做了或许会死 不做却一定会死。

也只有在那样的时刻 才是真真正正明了有什么梦是从未被遗忘的 才知道这些被抛弃的旧梦从未被抛弃 做了或许会死 不做却一定会死。

偶尔我也会想 我这样的人 几十年之后 会是怎样?然而会是怎样 如今怕是怎么想也想不出的了。总有一天 你会得到那个答案。你将选择抱着那个答案沉沉睡去 再去醒来的日子?或者抱着那个答案上路 再也不要午夜梦回 而是呆呆坐着 谁也不知道你的悲伤来自何处?

人世间的事 残忍却又可笑 精力无穷的时候不知道要做什么 等真正想到的时候又垂垂老矣。前半辈子为自己活太自私;后半辈子为自己活太奢侈。

所以 当你身边的老人想要活出光与热的时候 请不要拦阻他们。因为 我将老去 你将老去 无人幸免!

毕竟 只有他们活出光与热 这个世界的梦才得以真正的完整 这个世界的梦才永远不嫌迟 这个世界的死亡才有意义。

世上最奇怪的男女关系

浪费了那许多眼泪、那许多年 最后应该成就的是更好的你和一个更好的人生。

还记得吗?也是在那些个年少轻狂的岁月里 纠结的小脑袋里为了和前男友到底应不应该、能不能做朋友的问题弄得辗转反侧。

做朋友吧 结果无时无刻不被那些若隐若现类似爱情的小暧昧所影响 放不下丢不得。不做朋友吧 身边的人都是一个圈子的 不想见就只能逃到另一个圈子里去 最后百口莫辩 被别人看成小心眼儿、满怀恨意的姑娘。

记得那个时候

◖本书作者十二提醒您《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最新章节在快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kuaixs.cc◖(请来快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同寝室的姑娘每每在电话里对前任百般挖苦、极尽打压之能事。我们目瞪口呆地问:“怎么这么狠?”她说:“这世界就是有一些男人自我感觉好到你完全无法理解 不骂不痛快。”

往事种种 那些个遇到谁都认真对待 连分手之后如何相处都要谨慎小心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女朋友跟我说 真真奇怪 跟那一位不仅再无谈情说爱的意愿 连带帮他追新女友都心无芥蒂 两个人还时常讨论近期的感情状况。

十年前 一遍遍听着萧亚轩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以为说透了感情之事。如今对着那个以为伤透了心的男人 那个让你恨得咬牙切齿“洒向人间都是爱”的男人 却是云淡风轻、了无恨意 不仅如此 还成了最信任的事业搭档。

她问我:“你说这是不是世上最奇怪的关系?”

奇怪也不奇怪。什么一女侍两夫 又或是两女共一夫 听故事的时候都觉得荒谬不已。真的要问当事人 她们一步步走来却好像一步步都是命运安排 没有比那更好的选择。

你以为你会怨念、会妒忌、会在乎 但这些“你以为”会发生的剧情 结果都没有发生 结局反倒好似纠结都市肥皂剧里的大团圆结局 人人都是完美结局 交了新朋友都想起来给对方看看 有什么大的事业抉择第一时间都会想到问对方。除开家人之外 彼此也成了另一种互相信赖的家人关系。

这是好事 还是坏事?

等到人生的风景看得再多一些、再远一些的时候 回头看感情的那些纠结 真的无关对错 只是某一方的期望过高 远远超出了对方的付出。你以为他还远不够及格 他却觉得已经付出了八十分。到了最后 彼此都退回来 不再有要求 就不再失望 自然也不再为此绝望。

这也是为什么 有的夫妻 离婚之后 同住一个屋檐下 居然比已婚的时候 关系还亲近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 有的人 做朋友温暖安全 做恋人却是万万不能的理由。

不是世界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是冰火城市里不用解释、不用猜测的最安全的关系 是这城市比任何人都更希望对方顺意幸福的人。

生死相许、一见钟情、死生契阔的时代过去了。

自此 一个更强大内心的女人诞生。她们说 为爱浪费了许多眼泪和许多年 还是没有明白该怎样去爱。其实 浪费了那许多眼泪、那许多年 最后应该成就的是更好的你和一个更好的人生。就如这放下爱之后的奇怪关系 冷暖自知 是人生补偿给你的另一类慰藉。

把日子过成一首诗

人生的苦难就是在于 你不得不去做许多非自己所愿的事 踏上那些不得不踏上的路 此为所有人都需经历之困境。

每年一到四月 遍地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句激发过无数青年文艺之心的诗句 如今已然成了旅游景点广告词、临海楼盘广告语 听起来就像奋斗之后的成功感言。

这原本是一个多么诗意的国度以及一个多么诗意的世界。数千年前 人们吟唱着“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诗意即歌声 诗意即生活 无需灵感 兴之所致 诗歌随时呼之欲出。到了今天 人们找到了更为便利的生活方式与表达方式 在寻求快速生长的道路上 取功能去美感。辗转反侧、绞尽脑汁 都已摸不到诗意的衣袂。

不仅如此 沉迷诗歌的人 一定会被视为无法与社会交融的异类。在相亲舞台上朗诵诗歌的男嘉宾 一定会被女嘉宾视为无法沟通的怪人。我们心中的善与美 已经很难诗化 转而物化。就像“面朝大海”一样 意味着机票、度假及海边小屋 而不是内心的大海与春花。

然而诗意就会从此消失吗?顺境之中的人 触手可及都是风生水起。等到了逆境中时 却发现真正能模糊那些不如意的 却是真正内心蕴藏的美好诗心。上天在造人时 一定用尽心窍奇思。泪水可灌溉出花朵 苦难可凝聚出山河 丘壑中有雄兵 奔腾自是归流。

我想 这应该就是电影《诗》当年惊艳韩国影坛的原因。当苦难与诗意碰撞 当救赎与诗心融合 那颗高贵的灵魂置身于春歌花语中 妙不可言。

孤身抚养外孙的老妇人 因外孙的罪行不得不筹措一笔巨额现金赔偿给受害女孩的母亲。生活如此无路可走 她却依然每周着整洁雅致的衣服去上诗歌课。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 只为了随时捕捉那些一闪而逝的灵感。在树下 在雨中 在田间 她向遇到的每个人笑意盈盈地说出:“我从小就爱花 你知道那些花语吗?我现在每周都要去上诗歌课……”

一个不得不向生活和世俗低头的老人 一个被医院确诊为老年痴呆患者的病人 将心中苦心保存一世的尊严奉献给了诗歌 将与生俱来对美的那份虔诚奉献给了诗歌。从诗意中寻求一种救赎 然后淡然选择了一个为她自己不齿的勾当 以身体换钱去拯救外孙的人生。

难道她不懂 她既无法救赎那已死的少女 亦拯救不了麻木无悔的外孙?可人生的苦难就是在于 你不得不去做许多非自己所愿的事 踏上那些不得不踏上的路 此为所有人都需经历之困境。

于是她开始写诗 于是她写就了她生命中的第一首诗 或许也是最后一首:

你那里好吗?

还是那么美吗?

夕阳是否依然红彤彤?

鸟儿是否还在树林里唱歌?

你能收到我没寄出的信吗?

我能传达自己不敢坦白的忏悔吗?

时间会流逝吗?

玫瑰会凋零吗?

现在是道别的时刻了

像来去无踪的风

像影子永不实现的诺言

直到尽头的以爱封缄。

在那个业余的诗歌班上 她是唯一交出作品的学生 也是唯一一个向老师奉上鲜花的学生。她那短暂的余生 活得真像一首诗一样暖暖含香。过后她会逐渐忘记一切的一切 只剩下那颗如诗般的心 向世界说一声“再见”。

这部电影 道尽了生命之困境 却也揭示了如何脱困的终结之道。

一颗诚意的诗心 可以将春花秋月变成心中之面临大海 可以将忍耐窘迫变成心中之春暖花开。一个没有诗歌的国度 不仅是文化的沙漠 也一定是心灵的沙漠。一个诗心消亡的人 不仅是向世俗投降 也是开始走向困境的深处。

我们在一起 成就不完美中的完美

生活很多时候就像潘多拉的魔盒 一旦开启欲望 如果你无法守护好内心 就会被怨愤填补。

女人为什么需要女朋友?这件事 不只是陪伴打发寂寞无聊那么简单。

关于女人与闺蜜的电影有许多。美国有《欲望都市》 台湾地区拍过一部《女汤》 内地也拍摄过类似题材 连主演的职业都几乎照搬《欲望都市》。四个女人的故事 总要有一个人妩媚文艺女、一个工作狂大女人、一个温柔保守小女人、一个放荡不羁自由女 这样的“黄金搭档”组合 被延续在每一个不同的版本里。

不管是老公出轨 还是自己多年“小三”仍然修不成正果 又或者是老处女嫁不出去 甚至生活那么久的伴侣居然爱的是一个男人——这些似乎是影视剧里故意夸大的结果 可是谁家又能保证不会遇上这样的事呢?

然而 这样完全不同的四个女人拥抱在一起 就似乎可以抵挡住一切流年的苦痛。大概是每个女人心里都有着这样的四个层面。当她们因为保守而受苦的时候 多么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自由自在的灵魂;当她们因为放荡而寂寞的时候 又多么羡慕温情平淡的小日子;当她们陷入迷茫的时候 需要一个精神世界的强者来指引;当她们蛮横霸道的时候 又如何不想被拉回温柔的国度里来?

每一个女人 都会希望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每个女人 都有恨不得变成别人的时候。这个时候 就是她们那完全不同的闺蜜们登场的时候了。

男人们不懂 为什么女人之间那么没有实际意义的话题 都可以谈得那么热烈热闹。话题是什么不重要 重要的是 她们也必须有那么一些时刻 从生活中的角色解脱出来 扮演一下另外的自己。前一刻是家务小孩缠身的堂客 后一刻蹬上高跟鞋冲进商场里又是另外一番模样。

她们看着男人往前走 大步流星 奔向着那高高的山顶。而她们所能做的 却是不停砍断旧有的念想 不断降低自己精神世界的标准 那样一个巨大的缺口 如何才能填满?她们的妒忌、刻毒、不平、抱怨 只能从那样的思维转换中找到缺口。

因为看着对方的生活 释放了那一部分的缺憾。因为看着对方拥有了某部分自己不可企及的圆满 也获得了安慰。更因为看到了对方生活里的缺憾 学会感恩和知足。

我们彼此都有着自己的内心缺口 过着不完美的缺口生活。

当我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 却找到一种不完美中的完美。

当女人们看着那各自不同的女人 经历着不同的伤 找到一个最折衷的归宿;当女人们看着保守的自己同她们一起疯 看着落寞的自己同她们一起吐槽 看着敏感的自己同她们一起放下 看着强悍的自己同她们一起露出最女人的一面——这种种现实中的不如意 就是那样得到了一点点的弥补。

当我看到《女汤》的最后一幕 天心、金素梅们泡在汤泉里 调笑逗乐 说着无法再对任何人启齿的悲伤秘密 洗去昨日种种如昨日死、宛若新生 不禁再次感慨这世界没有女朋友的女人 她的世界一定很不堪。

生活很多时候就像潘多拉的魔盒 一旦开启欲望 如果你无法守护好内心 就会被怨愤填补。

你的朋友 她们是你生活的守护神。我想 这个定律 大概男女都通用。

寻找自己的疗伤系统

懦弱是一切拒绝美好的根本因由。

度假时很容易想到关于假期的电影 譬如典型好莱坞式圆满结局的剧情片《恋爱假期》。住在洛杉矶的阿曼达和住在伦敦附近的艾丽思 一个忘记如何恋爱的女强人 一个与前男友纠缠数年的软弱女才子。她们下决心要丢掉惨淡的人生 逃开身边的一切。于是 在24小时内互换了房子。

阿曼达就这样从暖风洋溢的洛杉矶搬到了冰天雪地的英国小镇。半夜有人敲门 打开门 梦中情人就在眼前 这有些酒气的英俊男子是上帝送来的圣诞礼物。

艾丽思就这样从小农庄住进了豪宅 门铃响 漂亮的奥迪跑车里是才华横溢的电影作曲家。于是 幸福的阳光从那一刻开始缓缓升起。

尽管那么俗套 却还是平凡女人热爱的桥段。看着他们亲吻 做爱 流泪 奔跑 约定 承诺 皆大欢喜 真是让人内心愉悦。

没有露水的玫瑰没有香气 人人需要疗伤。肥皂剧其实都是疗伤系。和《风月俏佳人》一样 适合午夜十分 寂寞地端着水杯 看着别人的爱情落泪 然后告诉自己“明天一定可以更好的”。电脑的硬盘里经年累月存着六季的《欲望都市》 还有许多不用大脑就能令人又哭又笑的温情电影。

这样的疗伤 多么适合因为善良所以不忍心去打扰别人的乖孩子。她们是善解人意又温润良善的 睡不着也只会在床上默默地烙饼。她们不会去血拼 因为害怕刷爆信用卡。她们不敢约人喝酒 因为害怕上错床。她们的人生少有污点 却也更缺少绚烂华章。她们多么艳羡那些偶遇和艳遇 然而她们没有勇气更没有运气去经历这些。

这个城市有许多有故事的女人 也有太多太多谈起人生乏善可陈的女人。到了危机与灾难来临的年龄 前者有五花八门的白道黑道各种办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后者除了悲哀消沉痛哭 无以也无人可以解忧 渐渐桎梏在自己建的牢笼里 走不出去 并坚信那些所谓的美好世界都是故事里的骗人东西。

看一个人的疗伤系统其实足以判断一个人的心智是否成熟。

强大的人 不是不用疗伤 而是有着稳固而强大的疗伤体系 知道如何化解毒气的才是武林高手。

有人说 乐观与悲观是天生的性情 但其实太多东西完全靠后天领悟 比如懂得怎么去爱 比如懂得怎么爱自己 比如懂得怎么去疗伤 比如懂得怎么去好好生活。凡是拿“我生来如此”做借口的 都是懦弱的人。懦弱是一切拒绝美好的根本因由。

所以 人生最悲哀的 是如果到了某一天 你发现万一发生什么事 完全囊中羞涩寸步难移 心头准会吓出一身冷汗。所以最脆弱的人 是走在街头 完全无地可去 无地可躲 甚至无人可说 那时的孤独才是铺天盖地的冷冷清清。

所以 不要只懂得做一个闷在家里哭泣、吃垃圾食品、看烦腻肥皂电影的女人。连悲伤都悲伤得如此不声不响、委委屈屈 着实会让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又如何能真正相信那悲伤可以消减?

没有拥抱 没有亲吻 至少还有一双手一双脚 收拾行囊 与自己的心私奔一回 不枉此生做一回女人。又或者 你一定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疗伤系统 只要你愿意。

如何将爱情进行到底

不是我们变坏了 是社会周遭给予想坚持的人们太多太多的压力。

灼热的空气里渐渐飘散带着一丝凉意的秋风 新《婚姻法》的讨论慢慢也不是那么举目皆是了。

当夹杂着狂风暴雨般的谩骂大战结束的时候 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平心静气地想想对错。

那一条简直太容易戳中太多人的敏感区——房子与婚姻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对冤家。

我认识一个女孩 在我看来 她迄今为止都没有好好谈过一场真正的恋爱。她努力挣钱 生怕在这个城市变成谁的包袱 不购物亦不愿花钱打扮。我问她为什么?她说 我怕万一我爱上的那个人没有钱买房买车。

在这个国度 如果说谁对爱情还有稚子之心 往往都是不那么自以为了解爱情和婚姻的人。这个时代 一夜之间 好像多了很多需要感情顾问的迷茫的人们。不是他们忘记了如何去爱 而是他们逾越不了外界给的枷锁。

在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中 导演穿插了很多普通人的镜头。看到的时候感慨良多。有勇气在世俗与爱情中找到平衡的人 才能相信他可以将爱情进行到底。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

很多人觉得多么可悲 感情已经被现实侵占。我却觉得乐观 毕竟 当整个社会被财富引领着向前的时候 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人不愿意自己的感情屈服于现实。

很多人说以前的婚姻才是真感情 不要求房子也不要求车。那是因为那个时代 大家都不需要买房亦用不上车。然而细细想父母辈的婚姻观 其实现实得多 因而才有如今的断裂和纠结。不是我们变坏了 是社会周遭给予想坚持的人们太多太多的压力。

我身边有许多没有房子仍然踏进了婚姻的朋友 我亦见过为了改变人生甘愿无名无分的许多人。当抽离喧嚣的纷纷舆论之后 关于婚姻 我觉得并不像舆论所呈现的状况那般不堪。只是舆论让我们都害怕自己是个懦夫 不是在即将屈服的路上 就是已经选择了屈服。

当女人们站在电视相亲的舞台上、对着下面的男人挑身高、挑工作、挑性格、挑内涵的时候 当多少曾经有理想、有志气的男人为了一个房子奋斗放弃自我的时候 却还是有那么多女人跳出来骂 说那条法律让女人变成了弱势群体。而那些形影得瑟 好像扬眉吐气的男人 其实也未见得多有勇气去对抗现状 他们只是不堪重负借机抛弃一下责任感。

纷纷乱象下 制造出了许多闹剧。以前是“三不”原则:不主动 不拒绝 不负责;现在是纯求生理需求 连多认识一些都嫌浪费 最好是身份不明。

其实 爱情和婚姻 就像附着在时代这棵大树之上的藤草。你弱 它就弱 风吹草动都可以将之覆灭;你强 它就强 雨打风吹仍然无转移。树 其实都是一样的树 只是太多人的心 只见树不见藤 以为缠着树才得生存 忘记了自己也是有根有生命力的一棵藤。

反正都是死 不如放手去爱 不虚此生。

痛苦因你所求与所需非同一人

最好的人生 无非是所求亦是所需。然大多数人面临的结局只能选其一 这才是真正用得着智慧的地方。

这个春天来的有点迟 冷空气侵袭而下 但是抵挡不住生物法则。到了春天 蠢蠢欲动的不只是树枝上的嫩芽 还有那一颗颗蠢蠢欲动的心。

在情人节过后的那一周 有一个朋友失恋了。对于爱情而言 也许只有恋爱是缘分。但对于自我而言 失恋未尝不是缘分。爱上错的人 才容易找到真正的自己 才肯承认 你所求与你所需原来并非同一人。

失恋的那位 情人节兴致勃勃奔到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城市 忐忑等待着见未来的公婆。不料 不仅长辈没见着 连带着那一位也消失了。

半夜四点 在陌生城市的大街上乱转找了一整天 哭着回来。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 她问 你真的想娶我吗?他说 我不娶你 我娶谁呢?你不嫁我 你嫁给谁呢?

他太懂得怎么哄一个女孩 她甘之如饴明知道是欺哄。这样的话犹言在耳。转眼间 却人去楼空。明知道不合适 只是贪心那甜蜜的梦 不肯醒来。比谁都清楚 可是太想得到 乱了方寸 迷了心智。

这样的姑娘 要的是恋爱 而不是婚姻。

现世有许多女人 到了待嫁的年龄 却死死没办法往婚姻里跳 高不成低不就。不为其他 仅仅因为恋爱还没有谈够 更因为从未自我放纵过 从没有被别人纵容过 所以如何能丁是丁卯是卯地坐在那里讨价还价般谈论感情?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森林的某个隐秘角落里 有位仙女守护着许许多多一对对的时钟。那是每一对恋人的时钟 但很多都隔着时差 有很多已经坏掉再也无法修复。

为什么每天在一起的恋人都不在同一个时区内呢?仙女说 因为他们的心和心之间有时差 即使在同一个城市。如果所有的恋人 他们的心都在同一个时区 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为恋情悲伤的人了。

心灵住在不同时区的人们 或许会彼此相爱 但迟早是痛苦。我的心住在东八区的中国南方 四季如春 阳光充足 天空一览无余。你的心住在零时区 雾都伦敦 阴晴不定 琢磨不透。

你问我:“你的梦想还在吗?”我的梦想还在 只是我的梦想已在另外的时区里。因为 我早已经不在原地等你。在你决定放弃的那一刻 我们渐行渐远 早就物是人非。如今我要的 你已不懂得 更加给不起。

所以 那位幸福的女主角总能清晰伶俐地知道:哪个才是和她住在同一个时区的男人 哪一个才是懂得她所需的男人 哪一个才是可以帮她完成梦想的男人。

而不幸福的女主角 往往都是因为选择了和她住在不同时区的男人 他们永远不能在同一时差内生活 他们永远在各说各话 他永远不懂她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求你所求 看清所在 才不容易空嗟叹。你必须得知道 你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没有人来帮你回答。

一个人总不能 明明要的是云中漫步 却又害怕跌落如泥;又或者明明是求细水长流 却又埋怨没有烟花四射。诸如此类 只能重新投胎才能换一个结局吧。

最好的人生 无非是所求亦是所需。然大多数人面临的结局只能选其一 这才是真正用得着智慧的地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十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二并收藏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最新章节第10章 在一起后的真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