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怪人社提供了学术和经费支持的是学校的心理梦工厂项目。

因为专业比较接近,所以在大学期间,我被她拉着以兼职的方式加入了学校的心理梦工厂。

心理梦工厂,其实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治疗中心,里面有聘请的心理学或者哲学老师负责对那些精神状况异常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开导和治疗。只不过,虽然学校开办了这个心理梦工厂,但是因为老师们都很忙,不可能经常到来,所以,我和她就以心理辅导助理的方式,在心理梦工厂负责接待那些前来心理辅导的人员。事实上,因为我们学校的心理辅导名气较大,又是免费项目,所以除了学生之外,也有不少的高学历教授,甚至是社会人士慕名前来这里进行心理治疗。

而她,则是借着心理梦工厂项目的牌子,利用学校的经费,表面上在网上开设了心理梦工厂的网络论坛,但是暗地里,却是开办着她的“怪人社”,偷偷搜集各路怪人的信息,满足她那从童年时期残存下来的折磨人的幻想。

有一次,我和她在心理梦工厂打乒乓球时,忍不住问她:

“你这算是变相骗取财务处的经费开支吗?”

她一边利落地给我回球,一边随意地笑笑说:

“可我又没有中饱私囊去买服装啊、电子产品什么的。而且,反正咱们学校有的是钱,那些本校毕业的商人可是赞助了母校不少资金……再说,我们这不是把心理梦工厂扩展到全网络,更有现实意义吗?放葛立恒数个心吧!”

就这样,我被她说服了。

然后,很快,我们这个怪人社,就迎来了第一个“怪人”。

他到底怪在哪里呢?

话不多说,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

他的怪人头衔是“文化观察者”。当然,其实这只是他的网络注册名而已。这种拿到现实世界里连小学生都会感到羞耻感爆棚的头衔,当然也只能在网上才敢拿出来。

而我和他的对话,也是在怪人社的论坛上进行的。

一上来,他就是跟我讲大道理。

他:“你们的这个论坛,要不了多久,就会倒闭的。”

我:“你一来就这么说,这让我怎么回答你……好吧,我还是问问,为什么?”

他:“任何论坛都会衰落,都会倒闭。时间长短问题而已。其实,所有的文化产品都是这样。不管是论坛,还是贴吧,还是问答网站,还是新闻网站,或者是电影,游戏,小说,都是这样。”

我:“你的意思,是说一件文化产品的人气耗尽是吧?”

他:“差不多。但是,我的概念,要比人气耗尽,还要更复杂一点。我一直都在观察人类文化,现在,我可以说我的结论,那就是,我对人类文化的未来不抱希望。”

我:

“能问问为什么么?”

他:

“因为文化熵增。”

我:

“文化熵增?”

他:

“对。就是文化熵增。熵增这个概念,其实是物理学的概念,指的是一个系统从有序慢慢变成无序的过程。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有序的系统,最终的结局,都是变成无序。就像你拿着一个花瓶。把它摔在地上,之后变成了碎片,那是不可能重新再组合起来的。其他系统,也是一样,太阳的能量会慢慢消耗殆尽,然后灭亡。所有的植物,都会慢慢枯萎死亡、分解。除非外界有新的能源输入,否则任何系统都免不了走向无序和混乱。”

我:

“可是……这跟文化有什么关系?”

他:

“有关系。很少有人把文化和熵增的概念结合起来,我也是第一次尝试。其实,人类的文化系统,就是一个不断熵增的系统,到最后,人类的文明,终究是免不了变成一潭死水。人类还没有灭亡,人类的文化就会先灭亡了。”

我:

“能举举例子吗?”

他:

“例子太多了。几年前,DVD、VCD市场很火吧?人们都通过买碟来观看节目。可是你现在看看,不管是国内,还是日本,随着网络的发展,DVD、BD市场都是在迅速地衰退的。因为大家都去网上看视频节目了,在电脑上观看要方便多了,所以碟片这个市场,它就被打碎了,自然衰退了。”

我:“这不就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么?没什么稀奇的吧?”

他:“你听我说完。除了碟片市场,同样衰落的还有其他市场。比如,电视市场,以前大家都在家里看电视,但是现在,网上能看视频了,很多人就不会去电视上看节目了,只有那些不会上网的老人,或者不会用电脑的小孩还在坚持用电视机而已。除此之外,还有体育市场,以前足球、篮球的关注度很高,但是现在,各种电视、网游、手游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力,体育竞技的市场,也是在衰落着。之后,就是实体书市场,你看,现在有多少实体书书店倒闭了?现在大家都在网上看电子书了,实体书的销量,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了,剩下的书店,大多也只卖教科书了。”

我:

“这只能说是网络时代的必然吧?”

他:

☬本书作者碧露星河提醒您《怪人社》最新章节在快▴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kuaixs⊖cc☬(请来快▴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错,大错特错。你还是没有看到本质。本质并不是网络时代的发展,而是个体时间和精力的有限。你想,个体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一年只有三百十六五天。但是文化产品的种类,却是爆炸式地增长。只需要利用简单的除法,你可以知道,最后每个文化产品上花费的时间,肯定是越来越短。你想想,为什么博客被微博取代,为什么现在各种短视频、快手、抖音APP火爆?为什么那些动辄几百集,几十集的电视剧、动画,现在变成了二十来集、十来集的短作?因为这些产品在时间上的分配更短,更碎片化,才能更快满足这个日益文化熵增的社会。”

我:“这……好像的确是这样。”

他:

“不是好像。而是就是这样。你看看百度贴吧,现在人气也大不如前了吧?大量的会员都被知乎、果壳网、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天涯、虎扑、视频网站之类的网站分割了市场。但是,那些APP就算分割了市场,也不可能达到百度贴吧鼎盛时期的人气,因为在以前,百度贴吧毕竟是一家独大的。我观察过,以前起点人气最高的小说,点击率可以超过一个亿,但是现在呢?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气那么高的作品了。因为作品多了,读者口味也分散了,都去追求自己想看的作品了,各种官场、玄幻、科幻、悬疑、言情、历史作品分割了大量的读者,自然也就没有一部作品的人气能够达到以前鼎盛时期了。”

我:

“也是……那你觉得,这样下去,结果会怎么样呢?”

他:

“首先,就是各个文化产品能够分到的人气越来越低。然后,就是想要把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兴趣的人聚集起来,需要花费的代价越来越大。人和人之间的思想差异会越来越大,整个社会的文化都会松散化,从文化大圈子走向一个个独立又交错的文化小圈子,然后从文化小圈子变成文化小组……现在的社会上,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了。隔行如隔山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了,比如说,一个数学系专业的学生,说‘切比雪夫大数定理’,一般文科生,根本听不懂吧?文科生说个‘马基雅维利主义’,也不是所有理科生都能明白的,是吧?”

我:“好吧……我其实想说你说的两个概念我都不是很懂。看来我是真的受到了这‘文化熵增’的影响了。不过,按照你的推测,之后会怎么样?”

让:“最终结果,就是……文化热寂。想要把一个文化群集聚集起来的代价越来越大。为什么这些年来,好莱坞也好,日本也好,国内也好,总是翻盘一些经典作品,总是走情怀套路?因为只有在那个网络还不怎么兴盛的时代,大家才有更多的共同记忆,所以一些经典的老IP才能更好地把观众聚集起来。好莱坞想赚钱,靠原创已经越来越难了,只能靠翻拍经典IP,或者走投资巨大的商业大片,弄噱头才行。为了聚集更多文化团体,文化产品就只能越来越吸引眼球,所以动画里的妹子越来越漂亮,所以电影和电视剧里的明星越来越时尚靓丽。这,都是文化熵增造成的。”

我:“有限的时间,除以无限多的产品……最后就是碎片化的时间么?”

他:

“是啊。就是这样。根据我的调查,手游的平均寿命不到六个月。一个手游出来,玩家才聚集了几个月,就被新出来的手游吸引了注意力,人气就分散了。但是你想,就算玩家被吸引了,但是老的玩家肯定还是会有部分残余的,就像年轻人去城市里工作,但还是会有老人留在村子里守护着记忆中的土地。于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迁移,每一个手游都会残留一些忠实的玩家,而从整个手游市场来看,平均每个手游能分到的玩家,也就很少了。”

我:

“……虽然我玩的手游不多,但是就论人气来说,手游市场的确是日新月异……或者说,是三分钟热度吧。那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对策吗?”

他:

“没有,除非人脑可以直接传输记忆和意识,否则,文化熵增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你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每一分钟,每一秒,文化信息都在以几何式的速度增长,人是根本接受不过来的。大英词典现在都已经快到一百万个单词,甚至,单单是为了网球,一年就可以增加八十个新的单词。随着文化熵增,每年新出现的术语不计其数,但是术语这个东西,只会越来越把圈子给局限起来,最终造成的,就是每个文化圈子里的人越来越少,文化圈子之间的人口分布越来越平均。那时候,人类的文化……就热寂了。那个时候,还会出现更可怕的事。”

我:

“更可怕的事?”

他:

“那就是社会结构的解体。当人和人之间的思想价值、世界观差异越来越大时,一个社会,或者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就会越来越弱,国家的概念,甚至都可能会淡化,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文化圈的牢笼之中,被符合自己认知边界的概念所束缚,一片完整的文化王国,会逐渐变成一座座分散的文化孤岛,甚至……文化孤岛,会变成一个个的溺水者,谁也救不了谁。”

“文化观察者”的思想的确值得让人深思。

甚至,他所描绘的未来,足以让人感到恐惧。

人类自身还没有灭亡,文化就会先灭亡。

那样的世界,是怎样的场面?

我无法想象。

但是在谈论的最后,我也是给出了我的反驳。

我:

“我赞同你的部分观点。但是我也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虽然人类的文化可能的确会逐渐分化,但是,也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是抹除不了。比如说……不管人类怎么演变,人嘴基本的情感,终究是不变的。虽然有点老套,但是我还是想举个例子,比如说……爱的感觉,不管在哪个时代,不管术语怎么变化,都是一样的。”

听到我的话,他沉默了。

我以为我胜利了,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却给了我一句让我眉头一皱的回复。

“呵呵,你真的以为爱情是不变的么?爱情这个词,也在1822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后,才根据Love这个词,替中国人翻译的。在那之前的几千年文明岁月,中国人的脑海里,可从来没有什么‘爱情’的概念。也就是说,爱情,是被发明出来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怪人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碧露星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碧露星河并收藏怪人社最新章节十五、空虚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