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默特蒙古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1212年)前后,蒙古汗国势力逐渐扩展到辽西一带。此后及整个元代的150余年间,蒙古人从大漠南北向南迁徒,以军屯、民屯建立行政管理机构等形式,定居或活动在朝阳地区。据《元史》记载:1220年左右,成吉思汗划定辽西一带为异母弟别里古台的封地。封别里古台为广宁王(今北镇)镇守此地,别里古台之子孙在此继王位多年。那些留驻封地的蒙古兵民,逐渐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生活,成为当地的居民。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亡,蒙古封建统治者势力退回草原,史称北元。从此,在元朝旧有的版图上出现了明朝和北元(蒙古)两个并峙的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与我国历史上四至七世纪、十至十三世纪两次南北朝一样,形成第三次南北朝。居住或活动于朝阳地区的蒙古人便以遗留民、内附民、三卫民等形式继续生活下来。

明末清初,土默特蒙古部、蒙郭勒津蒙古部、喀喇沁蒙古部自蒙古草原南下、游牧、驻牧,最后定居于辽西。清王朝在蒙古族地区推行盟、旗制。卓索图盟五旗(即土默特左、右二旗和喀喇沁左、中、右三旗)。

一、土默特部来源

土默特,蒙古旧部。公元1383年前,整个蒙古分裂成为以大汗和太师阿鲁台为代表的东蒙古和以马哈木、太平、巴秃孛罗为代表的西蒙古两大部分。东蒙古内部分为六大部落集团,左、右两翼,每翼各为三个部落集团。到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前夕,右翼三大部落集团的构成情况是土默特、鄂尔多斯、永谢布。据记载:“土默特”最初是作为一个部落名称出现于乌珂克图汗时代(明成化初年、十五世纪中期)。蒙古汗国政权在中原败退后,蒙古各部又重新活跃在蒙古大草原上。当时的蒙古汗国,或称“六万户蒙古”,土默特是其中的一万户。

明代,土默特万户游牧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一带地方。公元1517年达延汗逝世后,土默特万户驻牧的地方,为其诸孙占据。达延汗之孙阿拉坦汗(成吉思汗第十七代后裔)执政右翼土默特的万户时候,势力迅速扩大。与在其东翼驻牧的兀良哈部保持姻亲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加强同兀良哈部友好互助,因而土默特人得以大量的移居,迁徙于兀良哈部的领地范围。对在其西翼河套地方游牧的蒙古人,也保持良好关系。阿拉坦汗统一西部蒙古后,从草原利益出发,自嘉靖二十年(1541年)开始,曾多次向明廷要求互市贸易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爱的正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娜仁朝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娜仁朝鲁并收藏爱的正义最新章节该章节已被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