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近一百多年,聚变能源已经逐步退出了小型动力领域,专门做为空间站、星门、行星基地、大型战舰的动力来源。战列舰以下的飞船基本不再使用,改由更安全、更稳定的引力子反应器和反物质发生器替代。

这两种能源核心的技术并不是新伊甸人发明的,它们来源于对上古遗迹的逆向研发,具体过程和细节洪涛也不清楚。

反正他接触过的联邦飞船全是由引力子反应器驱动的,做为一名克隆飞行员,就算再走后门,碰到克莱尔那么一位师傅,想不了解都没可能。

正是因为有所了解,洪涛才觉得这台引力子反应器大的有点不可思议。未来号的个头不算小了吧,它使用的引力子能源核心的反应器直径都不到一米。别说那是五十年前的技术,在引力子反应器的建造规模技术上,五十年来基本没啥进步。

如果可以造出更大直径的反应器,就能代替聚变发生器成为空间站、超大型飞船的动力来源,不光可以节省昂贵的同位素燃料,还能缩小聚变能源核心的冷却系统,那玩意本身就非常浪费电力,还特别占地。

最主要的是它特别脆弱,几乎所有空间站和大型飞船都要用厚厚的超合金装甲把聚变发生器和冷却系统一层一层包裹起来,这又是一笔额外的支出,还增加了不少质量,继续消耗能源。

为啥不能把引力子反应器造的大一些呢?具体原理洪涛也不太明白,他至今为止连引力子到底是什么玩意也没弄懂呢。不过死记硬背还是会的,原因只有一个,材料!

由于引力子的穿透力非常强,大多数材料根本约束不住它,只能用一种叫做超新星晶体的材料制造反应器内壁。这种晶体好像是产自超新星爆炸,产量非常少不说个头还特别小,至今为止也没发现有超过一米直径的。

拼接?别想,这种材料是在超新星爆炸时被高温高压弄出来的,熔点超高,以目前的技术还没法很规则的熔接,稍微有条小缝对引力子来说就是阳光大道,手拉手排着队就溜达出去了。

“小心……一定要小心,这可是大宝贝,老子发财啦!”这台引力子反应器到底是怎么制造的洪涛看不明白,也不敢拆开看,但不意味着不敢偷。

六个反应器呈星形排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每个反应器都是独立的。按照新伊甸人的习惯,通常都是三台工作三台备份,有任何一台出现问题,只需再从备份里顶上一台即可,出故障的可以随时卸掉更换。

总体来说洪涛的眼界还是比较高的,一般二般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新纪元119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第十个名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第十个名字并收藏新纪元119年最新章节完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