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月时,各地乡试高中的举人就已经齐聚京师,准备会考。

会考由礼部操办,通常有2个大学士任职的主考官,8个同考官。

考场在城南隅的贡院,面积一百八十丈见方,设有三个坊门,左‘虞门’右‘周俊’,中间坊门四个大字‘天下文明’!

中间坊门一条路通向贡院中间一些办公厅堂,厅堂周围则是密密麻麻的考房。

考生包括应届举人与往届会试落第的举人,不过会试三次落第就失去参加会考资格了。

大明每届举人大约在1000-1200之间,加上往届的,每次会试都有1500-2000人参加。

惯例是录取300人,竞争还是蛮激烈的。

这300人还不是所有考生一起竞争,因为牵扯到一个地域平衡的问题。

问题的起源还得在朱元璋时候说起。

某年科考,三个主考官全部是南方人,结果放榜之后大伙发现,会考录取的所有学子都是南方人,举国哗然!

至于其中有没有舞弊?

你猜?

朱元璋没办法,紧急加录了一些北地学子才平息了此事。

自那之后几经改变,最终形成了现在会考分南北中三卷的模式。

南卷占55%,所有籍贯南方的举人们都来抢啊,考生众多名额有限哦,打破头也值得。

北卷占35%,山东河南一线北边的举人们,加油。

中卷占10%,四川湖广云贵广西的举人们,你们有福了,有加分的哦。

说起来,这比例其实与人口分布挺贴合的,勉强算公平。

会试考三场,分别在三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试胜出,恭喜你,进士妥妥的了。

嗯,这时候还不能叫进士,叫贡士。

然而,大明惯例,殿试录取名额与会试录取名额相同,就是说殿试只决定名次而不会被刷下来,所以现在说进士也不算错。

这个会试监考理论上是很严格的,至于效果?

这么说吧,现代考生的作弊手段,除了老祖宗技术上达不到的,其余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说起科考作弊,明末江南名士‘水太凉’钱谦益就是例子,这货两次牵扯到舞弊案中。

第一次是万历三十八年他参加考试时。

当时主考官叶向高孙承宗王图等几乎全部是东林党人,其中王图就是钱谦益以前的老师。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新崇祯纪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一脸邋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脸邋遢并收藏新崇祯纪实最新章节134天下之财只有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