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选择辛评作为工具人,是经过慎重的权衡的。

一方面,他跟辛评有交情,两人都是早在袁绍来冀州之前,就为前两任刺史、州牧服务过了,同僚时间长达十一年,几经易主。

另一方面,辛评一家其实不是河北本地人,是之前的冀州长官从外地带来的幕僚,这一点跟籍贯冀州的沮授又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袁绍这些年来,很少觉得“辛评是沮授这一派的人”,但也不会觉得辛评是颍川南阳派,而是属于河北派和颍川派之间的中立者。

七月初六,关羽逃跑之后,当夜沮授就去找了辛评,把他为国为民一心秉公的战略考量跟辛评充分商议了一番。

辛评这人虽然小节方面不太注意,私德比沮授差、会收钱办事,但大事上还是比较清楚的。

他知道沮授是有大才的,也听得出对方的计策比袁绍目前执行的现状方案要好得多,原则上也愿意帮忙代为进言。

不过,辛评是文学从事出身,仕途早期做的是那种领导秘书类的工作,比较会察言观色、揣摩亲疏。

近年来因为袁绍在秘书类幕僚方面更重用陈琳,辛评的定位才渐渐偏向万金油打杂、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他知道这个节骨眼上,自己在袁绍心中的中立程度怕是依然有点不够用,而且一个秘书打杂类的角色,也不适合妄言军机大略。只怕一开口,袁绍就会想起“沮授和辛评在我来冀州之前就已经是同事了”这一层关系。

思之再三,在最后落地的过程中,辛评转托了自己的弟弟,给辛毗一个表现机会。

辛评今年三十五岁,辛毗才二十八。辛毗是在兄长已经混出点官位之后、自己年纪及冠那年,才由辛评推荐给袁绍的。

所以辛毗的仕途履历只有七八年,是191年袁绍从韩馥那儿窃取冀州牧后,才出来当的官。

从这层角度来说,辛毗和沮授并没有“数次易主依然一起共事”的交情,而且一踏入仕途明面上就是颍川南阳派的姿态,跟南阳许攸也就谈不上派系对立。

从个人的才干禀赋方面来说,辛毗小节、私德方面比兄长更会修饰,也更擅长外交和军略的谋划,但大是大非忠心程度上海不如哥哥辛评。

否则历史上官渡之战后,辛毗也不会那么快变节屈膝降曹,反而辛评倒是没投降。

辛毗对于兄长的请托,权衡之后,发现这条计策确实是有道理的,也是一个捞取立功的好机会,便本着双赢的心态答应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浙东匹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浙东匹夫并收藏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第995章 番外午时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