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素顺平定内乱,保证了大理的和平。

大宋建国后,大理曾派使臣前往祝贺,郭浩只是派礼部招待了使臣,本人并没有露面。

如今吐蕃被灭,大理周边的国家自顾不暇,蒲甘王国还在为统一而奋斗,曾派遣使者来大宋朝贡。

至于交趾,现在的大宋的附属国,郭浩不想动他们,所以就给与册封,正式列为藩王。

还有天竺,此时也是四分五裂,王朝更替,面对到你这样强大的国家,根本不会招惹。

所以郭浩等建设兵团到了拉萨后,一纸国书送到了段素顺面前,段素顺脸色巨变。

“真是岂有此理!”

接到大宋的国书,段素顺立刻找来氏族商议,氏族们看了国书,表情和段素顺差不多。

因为国书的内容只有一点,那就是归顺大宋!

当初郭浩覆灭南汉的时候,大理就已经有所警惕,并且做好了准备。

但是郭浩和赵匡胤不同,他没做任何决定,也没和大理签订任何盟约。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双方一直井水不犯河水,大宋讨伐吐蕃的时候,段素顺也曾想过自身的安危,但是他对大理还是很有自信的。

大理国是很乐意用各种手段团结境内族人的。

毕竟外面有来势汹汹的北宋,境内有东部糜乃等祸乱,大理王慷慨赐官,可以保证大家齐心协力对抗外来的宋。

赐官和权族世袭应当是大理国建立初期主要的用人手段,被赐官的人多为各族掌权者,可以团结大理。

世袭的人也不会中断,整个大理的官僚阶层组成异常单一和稳定。

如此,士族把权,在动荡的国家中,有利于集中人力,可以说他们始终防备着大宋的入侵,只是不主动而已。

况且,大理国主要组成部分为后世云南省。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4%。东部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还发育着许多可能漏水的喀斯特地貌。

再加上处于热带地区,这里植物茂盛,雨林密集,即便海拔不如西藏,地理环境依旧复杂。

交通方面,大理国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水运和陆运,但其与宋朝接壤的部分多通行内河运输与山路,交通不如南部归属的缅甸发达。

这就不利于宋军以海陆结合的形式深入作战。

与南汉相比,大理的统治者更加有能力,建国初期国王更迭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更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红莲素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莲素心并收藏更宋最新章节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京殿试(新一批官员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