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此后,嘉靖皇帝再也不提立太子之事,也不准朝臣提及。

如果有人不开眼,妄言立太子之事,皇帝绝对会大发雷霆,重重惩处。

作为嘉靖皇帝心腹的严嵩,平日里揣摩上意,小心应对,怎么会不开眼,去提什么更立太子的事情呢。

同时,嘉靖皇帝个性古怪,既多疑、又好面子、还护短。

自己因为谶言而不得不与儿子们不见面,表面上漠视。但是私底下,对于百官有接近裕王、景王的,他会以为朝臣们又依附皇子结党的嫌疑,多给予重罚。

而那些揣摩圣意,自以为皇帝不关心二王,所以上书时有捎带、或者攻击二王的蠢货,嘉靖皇帝更是大怒,常常下旨重责,搞得诸臣不知该如何与二王相处。

所以,整个嘉靖一朝,除了皇帝亲自任命的王府属官外,其他官员,既不敢接近裕王、景王,也不敢针对二王。

保持与皇帝一样的态度:木然、无视、尽量少接触。

而侍候嘉靖皇帝数十年的首辅严嵩,自然更是明白,无论是拥立裕王,还是针对裕王、鼓动皇帝更立景王,都不是好权谋。

哪一个皇子严嵩也不敢接近。性格高深莫测的嘉靖皇帝,绝对会因为严嵩的主动选边,而产生对他的猜忌,并很大概率上采取措施处置他。

所以,严嵩绝对不会主动去挑事,自认为能够左右皇帝的意志,去挑唆、鼓动嘉靖皇帝,更立本来就没影的、还是嘉靖皇帝心里忌讳的“太子”之位。

于嘉靖皇帝而言,这不是立谁为太子的立场问题,而是底线问题。

立储之事,龙之逆鳞,触之必伤。

那时候,人人心里都明白,嘉靖把这两个儿子看得比啥都重要。老头子为了“二龙不相见”甘心蛰伏西苑祈福十数年,情何其深,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立了太子就得监国,免不了父子相见。

谁要是说立太子无异于向嘉靖皇帝嚷嚷说:“陛下,我想杀掉您一个儿子可以么?!”

嘉靖皇帝听了,这恐怕不是一句“微臣知罪”便可善后的。

严嵩没有那么傻。再说,这当初赞成不立太子,就属他严嵩在旁边响马拍得最亮了,怎可能自毁其说?!

但是,虽然说严嵩明着不敢说立太子,可是他会拍马屁,看得出来嘉靖早期更喜欢精明活跳的景王的,所以早期他是顶景王的。

所以也不要以为徐阶、陆炳和黄锦他们多么正直,左右皇子就两位,好点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明之锦衣为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虎啸山庄庄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虎啸山庄庄主并收藏大明之锦衣为王最新章节第1364章 子嗣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