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历史上的白草番人

第一章导论

一、现实中的色尔藏族源于何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其中署名为西南民族学院研究室调查整理的《草地社会情况调查》一文说道:1952年时,平武地区的“叶塘沟内虎牙部落果子坝有三寨藏族,在北川河源泗耳部落仍有十几户保存民族特点”。

1989年6月,为了搞清楚居住在“北川河源泗耳部落”民族的生存情况,同时,也是从责任感和兴趣出发,作者乘车绕道与步行爬山数百里,到了色尔藏族居住的原始森林之中,对这支民族进行了调查。在实地调查中始知,当时的色尔藏族仍然只有十多户,共一百余人。这一百余个色尔藏民,居住在布满原始森林的雪山峡谷之中,完整地使用着本民族的语言,身穿本民族的服装,因袭着祖辈传下来的古老生活习俗。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耘冬猎,依然过着古朴的桃花源中人似的生活。这支民族与外界很少往来,而外部世界的人们也很少进入色尔寨子。甚至就是在平武地区工作了几十年的一些地方干部,也未曾到过色尔藏族居住的寨子。

这支古老而纯朴的民族,他们只知道自己所属的血缘家族的历史,也只知道某一家人是本地的,某一家人是从江油蛮坡渡经北川县来的,某家人又是经松潘藏区翻山过来的,而对民族的整体历史则一无所知。更加令人遗憾的是,身负传承民族文化的喇嘛,早在民国24年(1935年)就已死去。各种承载民族传统文化的经书也始毁于战乱,再毁于“破旧立新”的历次政治运动,同样在劫难逃,荡然无存。

这样,在实地调查之后,就产生了如下一个问题,即:色尔藏族尽管只有十余户,百余人,但该民族的族源何在?民族的整体历史又如何?这支民族是近代以来经组合拼成的,还是一支古老而源远流长的民族的后裔?

二、历史上的白草番人流向何方

针对上述问题,当作者查阅了《天下郡国利病书》、《明史》以及清代编修的一些地方志之后方知,在明代的龙州宣抚司连同龙安府境内,曾有白马番、白草番、木瓜番这三种番人长期而广泛地生存在该地,而白马番的后裔,就是现今居住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南坪县与甘肃省文县这三县交会之地的白马藏人。对白马人的情况,已有一些专家予以调查研究,且有著述问世。作者亦有专文与专著介绍白马人,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明朝败家子笔趣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额并收藏明朝败家子笔趣阁最新章节第二节 战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