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方情窦初开是在他19岁的时候。

19岁的诸葛方每天忙完专业课后,如果不打工,不是踢足球、玩网球,练长跑,就是到拳击俱乐部练拳击,从来不知道女孩子的事情。到了周末,要是不工作或运动的话,他就直奔电影院,买票看故事片。

一个下雨的周末,诸葛方看电影之前,无意之中走进影院隔壁的小商店里。在糖果柜台后面,站着一个和他年纪相仿、黑黑的头发、长着小酒窝的姑娘。他从未见过这样漂亮的女孩子!为了吸引她的注意,诸葛方向她不自然的笑了一笑,想说句俏皮话,可是声调却是颤抖和不自然的:“请给我买点糖。”

她把糖称了以后,装进一个白纸袋里。递钱给她时,诸葛方的手和她的手几乎碰着了。在回来的途中,他的手一直捂着这个纸袋,甚至不愿打开它。

那之后的一个星期中,诸葛方每天都生活在一个梦境般的世界里,到处是黑色头发和小酒窝。他总是模仿电影男主角那样喜气洋洋地和她讲话;她呢,每当他说完,也总像女主角那样嫣然一笑。

诸葛方想:我一定是爱上这个姑娘了。也许这就是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到底好不好呢?”诸葛方犹豫了再三,还是向爸爸提出了这一问题。诸葛亮耐心地解释道,“一见钟情”是否可取,是青年朋友在涉足爱河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确实有许多一见钟情的佳话。宝玉黛玉相遇“似曾相识”,罗密欧朱丽叶初见“相见恨晚”,《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被传颂千古!谁能断言:一见钟情不能缔结美满姻缘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见钟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一个人进入青春期以后,便会自然萌发对异性的向往和追求,从自己的审美标准、价值定向、修养水平出发,朦朦胧胧地憧憬起自己理想中的情人来。

比如,许多女青年为一些电影明星所倾倒,希望自己未来的丈夫是英俊、潇洒的现代男子汉。这种理想模式尽管是模模糊糊的,但表明了人选择配偶的心理倾向。当你在生活中一旦遇到自己认为符合这一理想的人物时,你立刻把他纳入已有的理想模式中,你的大脑当即通过感受器和效应器作出对知觉对象的判断。知觉对象符合理想模式的程度越高,心里越满足,产生的好感也越强烈,想象似脱缰的烈马纵横疾驶,情感冲决了理智的闸门,奔泻而出,你可能就醉心于他,犹如萌生了真正的爱情一样。然而,好感毕竟属于感性阶段的心理活动,如果把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东方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方智并收藏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最新章节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