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之一:政治的清明和宽松,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使得市民生活在相当的程度上从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分离出来,哈贝马斯所称的公共领域在一定范围内出现,这是中国中产阶层出现和成长的条件之一。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们首先看到的一个有意义的变化,是1979年后中共中央宣布为地富子女摘帽,并结束先前的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代之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变化,伴以社会生活中的其他改变尤其是职业的分化,使得中国社会的分层得以从“符号性”的阶级标准转向职业标准,而这正是中产阶层得以出现的前提之一。能够想象的是,随着国家不仅对经济生活同样对包括政治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干预的进一步弱化(农村的村民自治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市民社会的形成及与其相关的公共领域的扩大,将为中国中产阶层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变化之二:经济的持续稳固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是中国中产阶层出现和成长的条件之一。中国经济在20多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成为全世界承认的不争事实,而它未来的发展也为世界所看好。而对造就中国的中产阶层来说,经济的增长是一个基础,但国民收入的提高及提高的幅度更是一个直接的因素。事实是,1980年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7%,1993年上升到71%,预计到2010年将上升到81%,肖文涛,同前引书。这意味着国家的经济成就将更多地转化为民众手中的财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他诸多因素的变化也在改变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促进着中产阶层的出现和成长:(1)中国产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已使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在不断地减少,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增加比率则开始超过第二产业。据统计,自1979~2004年的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高于94%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服务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1809万人,净增16919万人,几乎是同期第二产业净增从业人员的两倍。江小涓、裴长勇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5页。尽管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农民大量进入城市,第二产业中蓝领工人的数量会大量增长,但显然由于管理的需要和技术的进一步运用,白领管理者的数量也会有明显的增长。(2)据专家估计,我国“十五”末期市场化的程度将达到6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中国中产阶层调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周晓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虹并收藏中国中产阶层调查最新章节身处变迁下的台湾中产阶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