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中国使用火器的历史并不比西方晚,在热武器使用的初期中国就有了火炮。但是以造枪而论,中国则远远地落后于西方的列强,14世纪时欧洲人就发现将*装在一头开口的管壳内并点燃它,就具备了杀伤威力。铸铁技术的发明促使*兵器发展有了突飞的进步。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熔炼物有可能达到很高的温度,使铁液化并吸进碳,这样铁溶液就可以从炉底通过粘土封口流出来,灌入预先准备好的砂和粘土制成的模子里。

枪炮在西方的发展速度比其他地方要快得多。十五世纪中叶,轻型手枪和比较大的枪同时得到发展,最早的手枪只是由一根很短的枪管构成,用铁或黄铜铸造,长度不到10英寸,口径为25至45毫米。不久在它们的基础上逐步研制成了各种各样的手枪。

早期火枪的杀伤力实际上还不如同时代的长弓和十字弓。但是,火枪使用比较简便易于掌握。由于当时*的质量不高,因此也影响了枪的效能。*在运输过程中,比较重的硝酸钾沉到了下面,而比较轻的炭则跑到了上面,装药前必须重新搅拌方能使用。

另外,在*细粉颗粒之间缺少足够的空隙,爆炸也就不能充分地燃烧。因此它的用量特别大。往往*要占据枪管四分之三的容积。当*装好后,在枪管上面要放一木栓(称为弹底板),最后装上弹丸,这时候弹丸实际上已经放到了枪管的口子上了。

由于*燃烧得又慢又差,因此不得不在枪膛内放上一些碎布片和粘土,让*有足够的燃烧空间,使枪膛内的压力逐渐增大,枪弹才能射出。所以,起初手枪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杀伤威力,可以说只是一种心理战的武器。*爆炸时所产生的巨大声响,烟尘和火光往往使敌人骑兵的马匹惊吓不已。十五世纪发明了粒状*,从而解决了手枪*爆炸所应达到的压力问题。由于构成粒状*的三种成份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加之*颗粒之间有均衡的空隙,因此粒状*的爆炸更加均匀,几乎做到了即发即炸。

虽然手枪的穿透力要比长弓大得多,但手枪的使用不够灵便,原因之一是它需要点火。点火的方法是将一块烧红的炭或一片烧红的铁**枪的火门。因此,作战时土兵就总得站在靠近火的地方,要射击时便从火里取出炭或铁块进行点火。通常是左手握在枪管后面,右手用来点火,射击精确度很低,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长弓在速度、攻击目标的数量,精确度和机动性等方面一直处于优势。16世纪出现了一种机械式点火装置,即用二硫化铁或燧石与钢片撞击产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三条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helin1954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helin1954并收藏三条石最新章节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