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颍川多才俊

定下心神之后,刘照才猛地醒悟过来,自己今天可谓是关心则乱,由于太在乎荀彧对自己的看法,反倒干扰了自己的思维,忘记历史上的荀彧,是怎样的一个人了。173

否则,面对荀彧故设陷阱的提问,刘照也就用不着那么犹豫和慌乱了,因为,历史上的荀彧,可不是那种刻板而又不知变通的腐儒。

当时,汉祚衰微,荀彧虽然志在复兴汉室,却没有直接找上汉家的天子,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年幼的刘协,是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本,去复兴汉室的。作为权臣、军阀手中的傀儡,刘协别说是复兴汉室,能不能保住自己性命都是两说。

若是荀彧一心只想着当个汉家的“忠臣”,紧紧追随在刘协的身边尽忠的话,那他也会跟其他的公卿大臣一样,成为朝堂上的傀儡,军阀手中的人质,除此之外,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所以,荀彧并没有留在朝中,而是转而把目光投向了各地的诸侯。他想通过辅佐一位心存忠义,又有足够的实力,匡扶汉室、平定天下的诸侯,来达到自己复兴汉室的目的。

那个时候,诸侯当中实力最强,最被人们所看好的,是袁绍。而且,袁绍出身士族阀门,在政治利益上,也与荀彧是一致的。如果天下是袁绍当政的话,毫无疑问,世家阀门的政治利益,会得到最充分的保障。正是出于这一点,天下英豪才纷纷归附袁绍,这可不仅仅是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的缘故,更因为这些大多出身于世家阀族的“天下英豪”,与袁绍的政治利益是一致的。

可是,荀彧慧眼识英,他看出袁绍并不是那种可以成就大业的人物,至少,他不能帮助荀彧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复兴汉室,济世安民。因此,尽管袁绍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荀氏家族的政治利益,荀彧还是果断的抛弃了袁绍。而曹操尽管走的是“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对世家阀族的政治利益有着不小的损害,但是惟其如此,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救百姓于水火。所以,荀彧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曹操。

但是,有些事情,终归不以荀彧个人的意愿为转移。随着曹操的权威日益加重,他与汉室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荀彧希望曹操做周公而非王莽,可是对于曹操而言,他已经没有退路了。特别是在平定天下、革故鼎新的过程当中,曹操得罪了太多的人,即便他想功成身退,但是他的仇家,却未必有那个气度与他一笑泯恩仇。因此,曹操只能把天下的权柄,紧紧的握在手中,不敢稍有放松。

这对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三国之最强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剑花如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剑花如梦并收藏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第367章 衣锦还乡(八)